按:习近平同志自担任总书记以来,十分关注和关心革命老区的发展,十分关心革命老区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从2012年12月到2013年11月,一年内三次到革命老区深入调研,走村入户,同百姓促膝谈心,就革命老区的历史贡献、革命老区精神对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对革命老区困难群众如何脱贫致富等革命老区发展的方方面面发表了重要讲话,并要求: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我市的9个县(市)和吉利区都属于革命老区,经省和市民政部门核准的老区乡有86个,老区行政村1089个,老区人口180.9万人。我市历届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十分重视老区建设,使老区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面貌焕然一新,老区群众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仍然明显滞后,显然全面建成小康,关键在老区。
为了强化加快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的政治任务,现将习总书记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2013年7月11日至12日、11月25日至26日三次到老区视察的信息给予印发,望各级党委、政府、老促会、老区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习近平:把革命老区困难群众脱贫
致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到革命老区、全国重点贫困县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
抵达阜平县后,习近平连夜听取了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的工作汇报。他表示,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习近平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大家一起来努力,让乡亲们都能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
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习近平来到地处深山的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逐一走进困难群众唐荣斌、唐宗秀家看望。看到老区一些乡亲尚未摆脱贫困、生活还比较困难,习近平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老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坚定信心、找对路子,坚持苦干实干,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
习近平: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11
日至12日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7月11日上午,习近平来到30多年前工作过的河北正定县,看望塔元庄村干部群众,直接听取最基层的意见。习近平说,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个人不论活到多大岁数,最宝贵的是历经沧桑仍怀有赤子之心。同样,我们党成立 90多年了,执政60多年了,最宝贵的是要永葆青春、永葆生机活力。这就要不断改进作风,不断改革创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村民解建勇家,习近平同一家三代围坐一起,详细询问家庭收入怎么样、孩子书读得怎么样、村里的公共服务好不好?他说,让农民群众不断过上好日子,是体现我们党的宗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下午,习近平来到西柏坡,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毛泽东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在著名的九月会议旧址,习近平主持召开了座谈会。平山县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畅谈了他们对反对“四风”、树立良好作风的感想,总书记对他们的意见表示肯定。
习近平表示,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
习近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习近平: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2013年11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馆敬献花篮,参观沂蒙精神展,听取沂蒙地区革命战争历史介绍。
习近平深情地说,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习近平在展厅会见了“沂蒙母亲”王换于孙女于爱梅等模范人物。他表示,这次来沂蒙就是看望老区人民,重温沂蒙精神。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
25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观看这个抗战初期就建立党组织的支前模范村村史展,了解革命老区群众生产生活。
在83岁的“老支前”王克昌家中,习近平挨个房间察看,并坐下来同一家人拉家常,关切询问家里有几亩地、搞柳编能挣多少钱、还有什么困难?
听老人说家里的生活有了改善,习近平很高兴。他强调,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我们这一代、下一代都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让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幸福。习近平叮嘱当地干部,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26日下午,习近平来到经济欠发达的菏泽市调研。习近平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一样,都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抓扶贫开发,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基本保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