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用树枝生产香菇

图为香菇生产大棚
汝阳县十八盘镇十盘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全村十个自然村,350户村民分布在一条近五公里的山沟里。多少年来,祖祖辈辈穷守着荒山和几分薄田,过着清贫的日子。近些年来,在县老促会、镇党委、政府和村委的帮助指导下,利用森林修枝抚育的树枝经过粉碎,加上辅料,装袋、灭菌、点菌种等生产工序,生产出优质香菇。全村有80%的农户都建起简易大棚。全村年生产800万袋。年产香菇达120万公斤,产值达3000多万元,没有种香菇的村民,可以打工,装袋、采菇,每天收入在50到150元,使这个贫困村一跃成为小康村,村民杨春杰一家五口人,年装6万袋,收入达20万元,当市老促会会长张松涛问他家庭收入时,他憨厚的笑着说:“行,不用出去打工,就在家门口干收入还可以”。市老促会会长张松涛调研后说:“一业兴旺,带动全局,利用抚育山林的树枝生产香菇,是变废为宝的速效产业,要把这个产业做强、做大、做好,让老区人民富裕起来,最关键的问题一要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搞好服务,帮助菇农解决生产和销售上的问题,使该产业健康发展;二要广泛对外宣传,打好‘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牌子,扩大销售市场;三要解决好原材料的问题,修枝抚育的树枝有限,要充分利用秸杆、杂草等废弃物,再加工、再生产,学习山东济宁的经验,尝试利用秸杆生产平(草)菇,点草为金,增加生产品种。总之,镇、村领导要高度重视利用香菇生产,推动老区经济发展。”
(洛阳市老促会副秘书长 张长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