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区风采

TOP

注重订刊、学刊、用刊 助推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时间:2017-05-04 15:13:43 作者:洛宁县老促会 【
 
我们洛宁县老促会自1996年组建以来,几任老促会会长都十分重视老区宣传工作,从挖掘整理编辑老区历史史实、调查研究、建设老区展示室到每逢节假日节点通过媒体的报道宣传,年复一年,持之以恒。逐渐形成了全社会认识老区、支持老区的浓厚氛围,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对老区建设的投资逐年增加,社会各界支持老区发展的力度逐年加大,老区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在老区宣传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注重订阅老区刊物,学习老区刊物,运用老区刊物,并将此作为老区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注重订刊,让老区刊物成为宣传老区的重要平台
《中国老区建设》、《河南老区建设》、《洛阳老区建设》分别是全国、全省、全市性的老区刊物,是指导各级老促会工作和宣传广大革命老区历史、英模人物及社会发展的刊物。特别是《中国老区建设》杂志是全国宣传老区的唯一一份刊物。该杂志集政策性、指导性、实用性、可读性为一体,是我们喜爱的一份杂志,一本“工具书”。它还以其刊物的尖锐性、战斗性、客观性、独特性引领社会,是加快老区建设的“助推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刊物中得以充分体现,为不同层面的读者输送着动力源泉,是县、乡党委、政府和基层党组织抓好老区工作的指导性刊物,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红色基因的传承,人文精神道德的提升起到了强有力推进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注重把订好刊、用好刊作为老促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宣传革命老区的一项政治任务,针对我们县老区点多面广这一现实(全县18个乡镇中17个是老区,388个行政村中240个是老区村,老区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0%以上),除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老区调查研究,以报告和口头形式反映情况外,坚持利用老区刊物和其它新闻媒体宣传老区,营造浓厚氛围。注重把老区刊物放在领导办公案头,让其学习了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讲话精神,掌握党和国家对老区的各项政策,借鉴外地老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和举措,从而提高领导干部对老区的认识,把老区工作的发展理念融入到决策中,为老区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1997年,在中国老促会发行《中国老区报》期间,由于老促会缺少经验,只为全县各乡镇及“四大班子”订阅报刊26份。1998年《中国老区报》刊登了题为《贫困县把扶贫款当成“唐僧肉”》的文章,如实反应了洛宁县在使用扶贫款方面的严重失误。县委书记第一时间看到报道后为之震惊,连夜召开会议研究查处。这一敢于发声、代表老区人民喉舌的报刊,在洛宁老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对老区工作的重视程度随之倍增。《中国老区建设》发行后,为了扩大宣传面,老促会会长每年都亲自带队走乡串镇,深入乡村宣传动员,使老区建设刊物征订量逐年增加,随着广大老区乡镇和村委对刊物可学、可用认识的不断提高,订阅《中国老区建设》刊物的积极性也不断增强,到2017年实现了《中国老区建设》征订全覆盖,年征订数量达407份,达到了县、乡、村主要领导人手一册。每年征订工作也形成了由乡镇统一征订、统一分发、专人负责、学以致用、交流促进的长效运行机制。我们县老区宣传工作,连续6年获得国家老区宣传工作二等奖。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以订阅老区刊物宣传老区,不仅能使老区刊物成为宣传老区的重要平台,而且还能促进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区工作。
二、组织学刊,让老区精神在老区乡村广泛传扬。
国家、省、市老促会印发的刊物,是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内容极其丰富,时代感特强,且紧贴革命老区的实际,以其可学习、可考证、可借鉴、可应用的突出特点,赢得了老区广大读者的喜爱,同时也为弘扬老区精神、褒扬先进典型、交流工作经验搭建了平台。我们县老促会不满足于订了多少杂志,更注重学习刊物内容,宣传弘扬老区精神;不仅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老区建设刊物,更注重让老区工作者和老区人民借鉴刊物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老区建设。2015年6月,邱金凯会长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和2016年10月王健会长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分别就老区精神的丰富内涵作了高度概括和详细阐述,这两位会长的讲话在《中国老区建设》发表后,我们都及时组织老促会的同志认真学习领会,并引导县直机关和乡镇干部及老区村“两委”组织学习,加深了对老区精神的理解。
《中国老区建设》2016年第7期刊登的《老百姓的主心骨》一文,是一篇反应我们洛宁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攻坚战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的纪实文章。文章生动地展示了洛宁县委、县政府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老区革命历史展示室为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力推进老区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文章发表后,我们及时建议县委组织常委认真进行了学习,并以此研究了进一步加强老区基层组织建设,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着力脱贫攻坚等工作。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县委组织部、老促会一直把老区乡村革命历史展示室、《中国老区建设》作为学教活动中的学习内容,强调学以于行,升华于心,突出于用,践行于带,使1.6万余名党员干群思想得到洗礼,认识大幅提升,行动更加自觉,有效地加快了老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年逾古稀的河底镇老促会会长张彦宗,2010年以来每年为基层党组织征订《中国老区建设》30余份,他不顾病魔缠身,长期奔波于老区基层一线,宣传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每年受他影响、受教育的人数达2000多人次。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全镇31个行政村中,有10个村被洛阳市表彰为“三无两有一关爱”先进村,河底镇老促会被市老促会表彰为“先进老促会”。张彦宗退休13年间,时常以英烈人物为榜样,继承先烈遗志,对老区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老区群众实实在在办了许多好事、实事,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停息在了老区工作岗位上。用他晚年的余热染红了自己的夕阳岁月,留给了后人永远的追忆和感慨!
  • 努力用刊,让先进经验在老区开花结果
    在促进老区建设和发展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既注重充分利用刊物这个平台,积极组织或协助市老促会撰稿投稿。拟定的《东汉模式,为老区农民稳定增收开启了致富之门》、《洛宁县以老区精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洛宁县对老区村采取“三优先”政策》、《抗日英雄李桂梧》、《记鞠躬尽瘁的镇老促会会长张彦宗》等比较有份量的稿件,先后被《中国老区建设》和《河南老区建设》采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同时,坚持学以致用,认真学习刊物登载的先进典型,认真借鉴刊物推广的先进经验,用以指导本地老区建设的实践。县委历任主要领导都能认真学习《中国老区建设》、《河南老区建设》等老区刊物,从中汲取营养,激发支持老区的热情,始终把老区挂在心上,积极为老区“鼓”与“呼”,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政策、项目和资金向老区倾斜。2008年以来,两次出台关于加快洛宁老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多次召开老区工作会议,细化老区发展目标,建立年度考核机制,逐年加大老区资金投入力度,一大批老区民生民计项目安排在老区,呈现在人们面前,使老区群众不断感触到了党和政府对老区建设的关怀和重视,使老区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底张乡党政领导在学刊用刊中借鉴外地遏制农村红白喜事互相攀比、铺张浪费之风的作法,乡党委书记在召开基层干部会议上强调:“红色底张,要继承发扬老区传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老区人民的一贯作风,在当前我们还有三分之一村组群众没有摆脱贫困的情况下,全体党员干部要带头遏制铺张浪费之风,从我做起,教育群众,全面遏制铺张之风在乡域盛行。要求各村要把遏制铺张之风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决策坚持始终,切实帮助群众转变观念节约开支。”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全乡共精简节约办事360余次,为群众节省支出70余万元。因此每个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婚丧嫁娶接待标准,做到简朴又隆重、即节约又实惠。
以上是我们县注重订刊、学刊、用刊的一些做法。用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话说“订刊是基础、学刊长见识、用刊撸袖子。”《中国老区建设》在指导和促进老区加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领导干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发展产业经济,基层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脱贫致富,老区群众弘扬老区精神,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我们将进一步利用老区刊物宣传老区,激励干部群众,继续用老区精神建设老区,克服前进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坚决打赢目前老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如期实现让老区人民与全县人民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民营经济是老区建设的重要担当 下一篇及时报道真实情况 促进老区建设..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