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巢行动”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和中央电视台在2011年10月共同发起的大型公益项目,旨在为国家“十二五”规划连片开发贫困县、国家级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的乡(镇)完小援建学生宿舍。经央视新闻频道大量宣传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爱心企业家纷纷解囊,慷慨捐献。第一批“筑巢行动”项目已在西南6省17县49所贫困乡、村完小实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012年5月31日,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二期“筑巢行动2012”在人民大会堂启动,计划在第一期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再援建50所学校宿舍楼,得到了“娃哈哈集团”和“河仁基金会”等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其中“娃哈哈集团”首次捐资1000万元,还签定了后续资金(即自2012年6月-12月在全国范围内,每卖出一瓶娃哈哈集团生产的营养快线捐出一分钱。按2011年同期销量计算,大约资金可达4000万元)的捐赠协议。洛阳市老促会得知此情况后,积极向中国扶贫基金会申请,使该项目有6所学校在我市的汝阳、嵩县、栾川三县实施,每县2所学校,共6所学校,每校45万元,共捐资270万元。
2012年7月24日至28日,中国扶贫基金会项目部“筑巢行动”项目考察组郝德旻组长在市老促会会长张松涛,常务副会长杨中路、副会长朱玉清等同志的陪同下,对汝阳、嵩县、栾川的7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对7所学校的急需程度、困难程度反复对比、商讨,最终确定了6所学校。
在考察的过程中,考察组一行不顾天气炎热,不顾路途颠簸,深入每所学校,实地察看了学生的食宿、就餐情况。这6所学校学生住宿、就餐都是异常困难,拥挤状况难以想象。汝阳县的小店镇马庄小学的学生宿舍是一幢60年代末改建的学生宿舍楼,房屋破旧、门窗脱落,墙壁老化,房顶漏雨,已成D级危房,难以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栾川的秋扒中心小学,248名学生,集中在12间房内,每床需拥挤4名学生,且就餐在野外;栾川庙子的咸池小学,9名女教师拥挤在一间房内办公,6名学生挤在只有1米多的双层床上睡觉,女教师带着孩子也要在上铺休息;嵩县纸房中心小学,63名女生集中在42平方米的房内,用钢管和木板架起大通铺上等等,这些学生的住宿状况令人担忧,更令人心伤。针对这些现状,考察组认真对援建的学生宿舍项目方案进行了讨论、论证,提出了合理的建设性意见。
考察组每到一处,还认真组织由主管副县长、扶贫办、教育局、老促会和援建学校的乡(镇)负责人、中心校校长、学校校长参加的项目培训,中国扶贫基金会郝德旻组长针对援建项目的实施进行了详细的业务培训。市老促会会长张松涛对项目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这次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筑巢行动”在我市实施,一是说明我们需要,二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对洛阳革命老区的关爱,三是我们长期同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的诚心,感动了他们的爱心。因此,我们要站在政治任务的高度,用诚心回报中国扶贫基金会和捐赠方的爱心,用真心为贫困老区学子撑起一个爱心的家。要把援建的学生宿舍建设成高质量、高标准的优质工程,扎扎实实地把好事办好,以此,回报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娃哈哈集团,赢得更多的支持,共同为老区的明天更美好做出我们的努力,奉献我们的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