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老促会 孙顺通 李定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近年来,孟津县老促会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在全县范围内先后建立了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本上实现了县域范围内的全覆盖。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后,孟津县委书记吉振华参观后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孟津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发扬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发扬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发扬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老区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在人民心中竖起了一座座丰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红色记忆。我们一定要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作用。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政治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在全县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全县的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要安排时间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传承和弘扬老区精神。”
当前,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脸,治治病”的总要求,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党员干部、机关全体同志都要轮流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以先烈们为榜样,做到“五查、五看、五争当”:一查理想信念,看是否像先烈们那样信党爱党,对党忠诚,争当信念坚定的模范;二查宗旨意识,看是否像先烈们那样心系群众,亲民爱民,争当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三查工作作风,看是否像先烈们那样科学求实,勤勉敬业,争当勤政务实的模范;四查精神状态,看是否像先烈们那样牢记使命,攻坚克难,争当勇于担当的模范;五查清廉本色,看是否像先烈们那样,严格自律,艰苦奋斗,争当清正廉洁的模范。
通过参观学习,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真抓实做,较真碰硬,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等方面认真剖析对照。照到了差距,照到了不足,照出了动力。真正知道了,学习先烈应该学什么,怎么学;真正清楚了那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该干,哪些不该干;真正明白了,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一个什么样的党员,做一个什么样的干部;真正做到深学,细照,笃行。
平乐镇党委、政府通过参观、学习、对照,出实招求实效,推动经济科学发展。一是打造好三区一城。三区即以牡丹文化园为中心,建设好总投资20亿元的雅颂天香、狼派艺术、古玩城等项目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之丰集团、中储股份、首望物流为中心,总投资25亿元的汉魏综合物流园区;以中再生、中铁强力、荣拓焦化为中心总投资20亿元的循环经济园区。一城即以福田康城、康宁社区、太仓社区、汉魏社区为中心,总投资15亿元,逐步积聚10万人的汉魏新城。二是结合“三篇文章一起做”,建设凤凰山森林公园,万亩旱莲种植基地、华人华侨健康养生基地、妯娌爱宕梨基地等项目,让全镇达到环境优美、生态宜居,观光旅游,民生改善。为实现“福民强县”、“加快孟津崛起,争取经济强县”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
朝阳镇小良村两委干部通过参观、学习、对照,从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党群关系、密切干群关系出发,敢担当,重实干,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推进发展,造福人民。首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安装50T大水罐,配置自动上水装置,改造上水管道,使全村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其次,争取国债项目,无偿给村民提供水泥、瓷砖,对厨房进行改造,让全村180户群众用上了沼气,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三是硬化村内外道路6000多米,对村里的电路进行改造,安装路灯39盏,覆盖全村大街小巷。四是打机井3孔,铺设地埋管道4000多米,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五是加强村民科技培训,成立了“小良村农民种植合作社”、“小良村养殖合作社”。种植户由原来的13户发展到39户,养殖户由原来的10户发展到51户。桩基产业发展到31户,运输业发展到15户,外出打工人员160人,全村老少人人谋发展,户户有项目。走进今天的小良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新硬化的水泥路,一排排生机盎然的绿化带,一幢幢新盖的红砖小楼,让人精神为之振奋。
县直委局通过参观、学习、对照在解决问题上出实招,在增进群众福祉上求实效,在推动发展上见真功,真正使教育践行活动成为顺民意、惠民生、聚民心的过程。一是在全县范围内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开展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文明经营、文明交通、文明出游、文明餐饮等系列活动,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成立县人民政府“110”联动办公室,将12345、12319、12315等20多个便民服务电话集中为“110”一个号码,统一受理群众诉求事项,由警情“110”转向民生“110”,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事业管理的新格局。三是建立行业调解组织。在医疗机构、交通管理、物业、消费、劳务用工等16个行业建立专业调解委员会,将行业的纠纷受理,调处在本系统、本部门,避免将矛盾推向社会。四是建立社会服务组织。50多个县直单位成立了为群众外出务工、增收致富等提供咨询帮助的办公室,动员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学校、文化场馆、养老院等社会公益事业。五是建立志愿者服务组织。组织5000多名志愿服务者,建立巡逻守护、爱心助学、义诊、义演、协助维护交通秩序等志愿者队伍,活跃于城乡,为群众提供社会服务。六是建立群众自治组织。在各社区建立居民自治委员会,做好小区自身服务管理。七是建立县行政服务中心。土地、规划、城建、消防、环保、民政、房产、教育、计生、工商等44个有行政审批、办证职能的部门,均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建设,方便人民群众。八是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县直单位,围绕重大社会主题开展“欢乐孟津”广场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活动,传递正能量,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九是开展“和谐文化六个一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即发放一本和谐文化宣传册,建立一个和谐文化宣传墙,播放一部和谐文化宣传片,成立一支和谐文化宣传队,开通一个和谐文化大喇叭,健全一套和谐文化新规章,以占领思想领地、精神阵地、道德高地。十是突出开放招商,大员上阵,精准招商,在激烈竞争中引进县域外资金30多亿元。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正能量,把爱国主义教育同群众路线教育有机结合,使全县党员、干部面貌为之一新,干事创业士气高昂,全县发展后劲持续集聚,城乡面貌加速改善,人民福祉显著增进,工作亮点到处频现。全县上下决心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借得东风上青天”。真抓实干,科学发展,发展正能量,实现孟津崛起的辉煌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