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TOP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做好老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

  ——在全国老促会会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扶志重要论述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  王 健

  (2019年9月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年度计划安排,很高兴能与各地老促会同志相聚在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培训中心——余姚市委校,组织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和老区建设重要论述的专题培训活动。举办这次培训,是我们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这次培训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关心指导,得到了余姚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党校的有力支持,得到了各地老促会的积极响应。在此,我代表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会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国务院扶贫办宣教中心刘晓山副主任专程参加培训活动并作授课辅导,余姚市委领导介绍了余姚老区振兴发展的典型经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党和国家始终重视支持老区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注着老区和老区人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曾先后20余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区建设的根本遵循,是老区工作者的行动指南和动力源泉,要在掌握主要内容、领会精髓要义、用于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一、系统学习掌握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牢牢把握老区工作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情感源泉和历史必然。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在老区工作,崇敬老区光荣传统、深知老区革命历史,在各级领导岗位上都心系老区人民、重视老区建设,他深入老区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瞻仰了众多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了丰富的老区建设实践。我理解,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内容:

  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历经挫折而奋起、历经苦难而辉煌的历史高度,深刻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这些牺牲和贡献永远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1999年,他在福建工作时就指出:“老区、苏区的红土地孕育了革命,也孕育了革命老前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忘了这些,就是忘本。”2003年,他在浙江工作时还指出:“没有老区人民的牺牲和贡献,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主义事业。”2019年3月10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指出:“忘记老区,就是忘本;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今年5月份,习总书记在江西考察调研时强调:“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变好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这就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不断奋进的伟大正程,离不开在老区的艰辛探索和丰富实践,离不开老区人民的牺牲和贡献,老区是“四个自信”的重要源头,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带着中国共产党人传承革命事业、赓续红色血脉的历史责任感,深刻指出:“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老区人民对党无限忠诚、无比热爱。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2008年,他在江西考察调研时指出:“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2013年,他在兰州军区视察时特别强调:“西北地区红色资源丰富,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我们应该深刻领会到,党和人民军队从老区走来、走向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老区奠基、日益强大,中华民族从老区出发、一路崛起,离不开老区红色沃土的滋养,要从老区精神中深入挖掘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不断汲取前行的动力,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一定要把老区的事情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以时刻把老区挂在心上、扛在肩上的殷殷深情和浓浓关爱,深刻指出:“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郑重指出:“加快老区发展,使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责任。”1998年,他在福建工作时就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把手都要重视老区工作,确定一位领导分管老区工作,真正把老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1998年,他特别强调:“加大扶持力度,举全社会之力支援老区建设”,并指出“我们不能忘了老区人民对革命的贡献,一定要把老区的事办得更好,让革命老前辈放心。”他在众多革命老区视察时都要求,对老区要采取“政策上优惠、安排项目优先、服务上优质”的措施,加快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这就告诫我们,更加坚定对老区和老区人民“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使命担当,必须时刻牢记、不懈努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老区一个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强烈公仆意识和真挚为民情怀,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2015年,他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2016年,他在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和驻赣部队时指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就使我们进一步懂得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重大意义所在,让老区脱贫致富、共享改革成果,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和重大使命。

  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以办好中国的事情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深刻指出:“老区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放在全国范围内横向比较还有不小差距。”“一些老区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老区还有数量不少的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相当艰巨。”2003年,他在浙江工作时指出:“加快推进老区建设,要突出重点,努力提高老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年,他在陕西考察工作时指出:“要重视教育,重视基础教育尤其是老区的基础教育,财政资金要向这方面倾斜。2015年,他在吉林调研时强调:“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多向农村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老区的各项建设。

  充分发挥老区自身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着眼老区特色和资源禀赋,深刻指出,要把老区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1989年,他在宁德工作时强调:“老区革命精神是脱贫致富的强大精神支柱,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老区的革命传统,是闽东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优势”他在福建工作期间还强调:“路就在脚下,完全依靠输血是不行的,要培植造血机能,研究靠山如何吃山、靠水如何吃水、近期发展是什么、远期发展是什么。”“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2015年、他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必须结合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科学谋划、合理规划,在发展中要坚决守住生态红线,让天高云淡、草木成荫、牛羊成群始终成为黄土高原的特色风景。”我们更明确地认识到,推进老区建设,必须立足老区实际,充分挖掘好利用好老区自身优势,最大限度提升资源贡献率。

  激发老区干部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准确定位脱贫攻坚的本质要求和老区人民的优秀品质,深刻指出:“我相信,有革命老区群众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有革命战争年代那样一股劲,在上级党组织和社会各方面帮助和支持下,革命老区一定能够完成脱贫致富的历史任务,让革命前辈含笑九泉,让他们的革命理想得以实现。”并强调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树立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他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多次指出,在加大老区扶持力度的同时,“老区人民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铁心拼搏,尽快走上致富之路”。2003年,他在浙江工作时提出:“充分发挥老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着力提高自身‘造血功能’。”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老区人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因素,激发老区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才是老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

  发挥老区建设促进会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对各级老区建设促进会都十分重视和关心。2014年,习总书记在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呈送的《全国革命老区情况联合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对老区建设促进会就推进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应认真研究。”1995年,他在福州工作时,专程指导参加了福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大会。他还多次到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座谈,听取意见。2002年,在他从福建去浙江任职的前一天,专门约请省老促会的同志到他办公室座谈、话别。2002年,他还接受了《中国老区建设》记者专访,留下了阅读《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的珍贵照片。2003年,他又致信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给予热情鼓励,指出:“贵会致力于为老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办实事、做好事,为推动老区的开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体现了党的领袖对老区建设促进会的高度重视、充分肯定和殷切嘱托,是对老区建设志愿者的极大鼓舞和鞭策,为根系老区而生、伴随老区成长、助力老区发展的老区建设促进会增添了无穷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凝结着总书记对共产主义的执着坚定信仰、凝结着根植于老区土地的浓浓赤子情怀、凝结着致力于消除贫困的宽广世界眼光,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光辉旗帜。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生动阐释了我们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重大命题,深刻揭示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追求,表明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必然。

  二、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始终保持服务奉献老区的旺盛激情

  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源于习总书记生长在革命家庭的熏陶感染,源于习总书记长期在革命老区的丰富实践,源于习总书记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邃认知,源于习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源于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源于习总书记作为共产党人的使命追求。在服务奉献老区的伟大事业中践行坚守初心和使命,需要我们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的发展脉络,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精髓要义,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切实把稳思想之舵、铸牢忠诚之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一)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是老区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从政党性质、执政根基、制度优势的高度,对革命老区的丰富政治含义、独特历史地位和迫切发展需求作出了深刻解读,以强烈的治意识、深厚的理论根基、坚定的人民立场、清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工作举措,深化了对革命老区的认识。对于老区建设发展,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习总书记思虑长远,层层部署。对如何实责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更是倾注了大量精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频繁深入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每一次都高屋建瓴为老区建设发展擘画蓝图。2015年春节前夕,习总书记到陕西看望慰问老区人民,专门组织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习总书记同来自陕西、甘肃、宁夏的24位市、县委书记一起,共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计。习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突出强调要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要求梳理排查、抓紧工作,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充分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了习总书记长期以来躬身致力老区发展的科学实践,是新时期老区再出发再创辉煌的根本遵循。

  (二)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是党对老区人民的庄严承诺。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闹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从“打土豪、分田地”到“脱贫困、奔小康”,是一条道路的延续,是一个事业的传承。1934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苏区瑞金做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提出:“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就派出访问团奔赴全国各个老根据地进行慰问,随后又发布《关于加强老根据地工作的指示》,决定成立全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1990年,在陈云、习仲勋、伍修权、杨成武等中顾委常委的倡议和关怀下,中央批准成立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一大批退下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投身服务、建设老区的行列。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传承延续了党对老区的深厚感情,这份党对老区人民的承诺是一贯的。习近平总书记回忆在梁家河插队时讲到:“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不久,习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到革命老区河北省阜平县考察,盘腿上炕同乡亲手拉手。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在这里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一个个革命老区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脚印,也回响着掷地有声的承诺。习总书记的话温暖了老区人民的心,也昭示着老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是长期从事老区工的实践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级领导岗位上都心系老区人民、重视老区建设、传承老区光荣传统,习总书记特别指出,“在地方工作时,我一直抓老区建设,同老区很有感情。”在梁家河7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磨练中,他带领乡亲们修大坝、挖水井,建起了当时全陕西省第一座沼气池,还给村里种了蔬菜,组建了铁业社、代销社、缝纫组。在正定老区,习近平同志怀着一颗“到基层去锻炼,能为老百姓做一些具体的事情”的初心,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亲自监督整改农村“猪圈连茅厕”,留下了对“第二故乡”的“知之深、爱之切”。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弱鸟先飞”理念,倡导“滴水石穿”精神,推动解决“茅草房”和“连家船”问题,开启了闽东老区摆脱贫困的“凿空之旅”。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习近平同志的足迹遍布八闽大地,带领福建老区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生动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冒雪到四明山的横坎头村考察调研,当了解到这个山村还没有水泥路,全村没有一个公厕,许多人家都还用露天粪缸后,他神色凝重地说到:“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老区人民实现了小康,才谈得上浙江真正实现全面小康。”随后,在他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既是长期从事老区工作的实践结晶,更是对治国理政深邃洞察的思考成果。

  (四)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精神族谱的重要篇章。习总书记的7年知青岁月中,是在延安精神的滋养下成长的,多年来,他数次踏上老区的“红土地”,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一次次老区之行,也是习总书记对老区精神的一次次追寻。习总书记对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照金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吕梁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老区精神等都作过重要论述。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红船精神”。2013年,在山东临沂老区,习总书记看望老区人民,重温沂蒙精神,强调: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在革命圣地西柏坡,习总书记对大家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2016年,习总书记第三次上井冈山,他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并强调:“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2017年,在吕梁革命老区,习总书记瞻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深情说到:“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一部老区革命斗争史,满载着党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鱼水情深。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熔铸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我们党的红色基因宝库,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族谱,要在岁月流转中薪火相传。

  (五)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是实现老区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追随习总书记的从政生涯,恰好契合了中国波澜壮阔的40年改革开放历程,这是老区跨越式发展、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阶段。在正定,改革开放初潮涌动,他带领当地百姓解放生产力、脱贫致富;在福建,他办经济特区、为外商投资营造良好环境;在浙江,改革开放已取得一定成果,他开始将目光投向开发较少的蓝色海域;在上海,他抓党建、发展高新技术,鼓励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总书记的亲自关心和大力推动下,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老区振兴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扶持措施,形成了支持革命老区“1258”政策体系,各级不断加大老区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力度,全国老区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绝大部分老区、特别是东部地区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有82个老区县。深圳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实验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前不久中央下发意见,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从老区到特区再到先行示范区,在深圳老区探索形成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为全国老区奋起直追提供了示范样板。在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的指引下,老区振兴发展的动力活力空前增强,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正阔步前进在强起来的大道上。

  三、积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的贯彻落实,切实肩负投身老区事业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对老区的历史贡献进行了高度概括,对老区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准确定位,对传承弘扬老区精神进行了深刻阐述,对加强老区建设是出了明确要求,对发挥老区建设促进会的作用寄予了殷切厚望,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高度统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更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老促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一)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作为第一需求,切实把握开展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全面系统学。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密联系起来,放在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系列重要论述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全面理解,系统掌握,领会精神要义,把握精神实质。坚持带着感情学。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始终贯穿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特别是习总书记在老区考察调研时的每一次讲话,大都有特定的现场环境、众多的老区百姓,地气十足,语重心长,意味深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就要深刻感悟总书记讲话的动人场景,感悟总书记对老区和老区人民的真情实感,感悟总书记真挚的为民情怀。坚持联系工作学。要紧密联系老促会的职能定位、老区目前现状和脱攻坚实际以及正在进行的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转化为工作方法,转化为工作动力。

  (二)要把宣传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作为第一要务,持续焕发老区建设的不竭动力。学习不是目的,我们要把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的成果转化为老区发展的动力。要加强向党委、政府的宣传,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学习成果,积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进党校、进机关,切实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对老区建设的重视和关心,不断兴起学习贯彻的热潮。要加强向老区群众的宣传,及时传递习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关心关怀,着力宣传党和国家支持老区建设的政策举措,认真总结老区发展的辉煌成就,不断焕发老区群众建设老区、发展老区的内生动力。要加强向社会各界的宣传,大力联系协调各类媒体,积极运用各种平台,加大对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的解读,讲好老区故事,传承老区精神,切实有效地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支持老区脱贫攻坚和开发建设。

  (三)要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老区建设重要论述作为第一责任,不断提升服务老区的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老促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扎实的调研,了解老区发展的短板弱项,积极推动有利于老区政策的落地落实。进一步动员开展帮扶行动,聚焦“十大扶贫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入老区脱贫攻坚战场,持续推动产业、教育、健康、电商、旅游、金融、科技、光伏、巾帼和公益扶贫,做服务老区的真心事。进一步加强老促会自身建设,认真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区建设促进会自身建设的意见》的落实,满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情感,发扬服务老区的奉献精神,提升服务老区的能力素质,以主动作为的奋斗姿态,切实肩负起党和国家的重托,不辜负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老区人民的热切期盼。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指示要求,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展现老区风貌的重大工程,今年还将组织部分首发仪式,我们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以优异成绩向建国70周年献礼!

  同志们!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葆初心,牢记来路、牢记嘱托,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做好服务老区的工作,用实际行动为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做出新的贡献!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省市专家齐聚新安修《史》书 下一篇偃师在媒体开辟专栏宣传老区人物..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