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交流

TOP

偃师市来定村进行生态建设纪实
时间:2011-12-09 14:34:51 作者:偃师市老促会 【
  
位于偃师市南部山区的来定村,辖7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1018人,属革命老区、省定贫困村。在抗日战争时期,该村群众利用山区可隐蔽作战的地理优势,跟随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在皮定钧司令员的带领下,狠狠地痛击了日伪军,有许多抗日斗争的故事,正义与淳朴的民风造就了老区的革命精神。
走进来定村,便会被美丽而安详的景色震撼。沿着山沟蜿蜒的水泥路,干净平坦;路旁,一条小溪随着道路潺潺流淌;两边山上林木怡人,成片的红叶仿佛给绿山进行了点缀;喜鹊从核桃树上飞到农家的平房上啄食;蓝天白云下,偶有几个村民坐在门口拉家常;溪边,不时有农妇揉搓着洗衣服,一副可观的原生态自然画卷呈现在游人面前。
该村山地面积有8000多亩,其中,5000多亩山地被次生林所覆盖,退耕还林山地500亩,另外2500亩荒山全由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武辰带着村民种上了树木。李武辰说:“我当了支书17年,种树种了17年。前些年,还有些山头是光秃秃的,这几年树都长起来了。为了保护这生态,我村还下决心关停了一家采石场。山上红红的那片是橡子树和黄栌材,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是松柏。近几年还种了桐树、油树、核桃树、栗树。我村的树种完了,还到外地种树。村内青壮劳力外出打工,老年人和妇女由我带领外出承包造林工程。凡参与种树的人,保障他们每人每天收入50元,仅2010年春天,就外出种了三个月时间。”
要想富,先修路,是大家公认的道理,这对于来定村来说更为重要。多年来,为实现这一愿望,干部群众只是光做计划,没有兑现。2008年,该村借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东风,争取到扶贫资金30万元。面对这有限的资金,是先修出村主干道,还是先修通往各自然村的道路,有不同意见。村两委通过分析,从自找压力和生态建设考虑,决定先把通往各自然村的道路修好,方便学生上学、林业生产,为第一期任务。在修路过程中,市老促会领导不仅帮助该村联系水泥供应,还亲临现场察看和慰问。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总长2300米、宽4米、厚18厘米的水泥路全部贯通。第一期任务完成后,干群非常高兴。但第二期任务如何修,却摆在了村两委的面前,他们知难而进、不甘示弱、不怕吃苦,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市交通局、新农办、林业局等单位的帮助下,加上该村外出工作人员的捐资以及林业专业队外出植树得到的收益,又于2010年投资45万元修通了出村的主干道,长1800米,宽4.5米、厚20厘米。这才真正圆了修路的梦想。
山沟里有水,不断地流着,但长年想用上安全水也是一个难题。该村两委经向市水利部门汇报,通过测量,在市水利局拨款42万元的前提下,于2009年完成了6个自然村自来水入户的工程。方法是在高处截潜流,修水坝,以高低差建水道管网,彻底改变了过去饮用河沟水不卫生的习惯。人用上了安全水,养殖业也得到了发展,养牛、养鸡也出现了专业大户。该村干群高兴地说:“若不是党和政府关心老区、支持老区,俺这千余口人的小山村想办成点大事肯定不容易。”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勤劳淳朴的来定人不是坐吃山空,而是依靠山区的资源,走着特色的创业之路。40多岁的李振伟,是该村的党员示范户。他将养蜂与盆景爱好结合起来增加收入,院子里放着一盆盆心爱的“宝贝”。他说:“我养蜂十几年了,天天上山放蜂,渐渐地就对这造型奇特的灌木产生了兴趣,便开始研究盆景,家里现在种植有几十盆,地里还种了100多棵,我一年通过卖盆景就可以收入近万元”。他酿的蜂蜜醇正香甜,连洛阳人也慕名前来购买。
该村的一个自然村叫洞门村,这里有个神奇的山洞,传说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这里修过仙。它并不像其他风景点一样很显眼,周围的树木,以及旁边的农舍把它有意无意的“藏”了起来。进入洞内,顿时感到温度比外面低了好几度。洞内有四五十平方米那么大的空间,洞底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水潭,深不见底。据老年人讲:“可别小看这个洞,它救了俺村不少人,当年抗日战争时期,驻在外地的日本鬼子来扫荡,全村一百多口人就躲进这个洞里。这里面还曾驻过八路军呢”。原来洞口很小,现在的洞口是又开凿出来的。洞门村人饮水都是从这个水潭抽出来的。
顺着来定村的另一条宽2.5米、长2000多米的小水泥路往里走,路的尽头处还坐落着一个纯生态自然村--小王沟,全村只有38口人。这十来户人家散落在四周的山腰里,真是世外桃源、袖珍村落。顺着山坡而下的小溪流过农户家的门口,只见门外几棵柿子树上红红的柿子摇摇欲坠。山上嫩黄的野菊花飘着淡淡花香,新植的小柏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看着美丽的景色,一位村妇说:“这些柏树都是我们在石头窝里填上一包包泥土种活的,不易呀!小王沟环境好,希望旅游开发带来新景象”。
走进来定村,就像进了花果山,成了城里人向往、避暑、度假的好去处。该村计划对村中的主要河沟进行改造,在适宜的地方建一个小水库,有个较大的水平面,为旅游观光提供条件。该村干群深有体会地说:“原来不愿在山上住,想搬出山。现在路通了,水清了,山绿了,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逐步富裕了,住在山区比住在城里也不差多少”。由于该村生态建设与老区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地进行结合,偃师市老促会于2011年初表彰该村为“老区建设先进村”,党支部书记李武辰被命名为“立足山区,通路兴林,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村带头人。”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新安县老促会举办老区革命传统再.. 下一篇没有了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