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安县老促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老促会的精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区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为重心,积极实施“红色资源+产业发展”工程,为促进老区发展出谋划策,把增进老区人民福祉的实事办好办扎实,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后荣获国家老促会老区宣传工作三等奖、河南省老促会先进单位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先进单位及洛阳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建成资料库
为使不可再生的红色资源得到抢救性保护,我们认真开展红色遗址遗迹调查,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史料依据创造条件。对资料素材反复甄别,寻根究底,去伪存真,补充完善,为开展革命优良传统教育、强化红色文化研究、传承红色基因提供详实史料。组织人员深入到红色资源比较集中的村镇,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家访等多种形式,收集各种资料和图片,广泛挖掘红色历史遗迹,为更多的人了解新安、关心新安提供详实的历史资料。与县史志、文物、财政等部门密切合作,争取资金对陈谢兵团司令部旧址、豫西政工学校旧址、侯步云故居进行修缮保护。今年9月13日至14日,河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原省军区司令员卢长健少将一行到我县进行红色场馆进行调研考察,对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在全省召开的专题会议上,我县以课件加现场讲述的形式作经验交流,引起参会领导的关注,被授予全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先进单位。同时,我们组织人员到有关部门对战争年代留存的涉及新安的原始文件、图片、手稿进行收集整理,复制各种资料12本,建成了全省为数不多的可移动红色资源资料库。
二、持续推进“红色资源+产业发展”工作
按照洛阳市老促会工作部署,我县在“红色资源+产业发展”推进过程中,多次组织人员深入老区村调研考察,筛选红色资源丰富、双委班子凝聚力强的村作为推进村。将碾坪、袁山、仙桃、韦庄等村作为扶持重点,多次与镇村干部进行工作交流和实地督查,整体进展顺利。
碾坪村引进的“菜虾共生”项目设计占地305亩,可建成60个养殖大棚,年产鲜虾1200吨,仅此一项产值可达7000万元。同时为百余名劳动力提供门口务工岗位。村级集体年收入已超过20余万元。袁山村内的豫西公学、县抗日民主政旧址等红色遗存修复后,已成为高等院校的研学基地。帮助该村发展种、养业,种植冬桃300亩,连翘200亩,肉牛存栏300头,山羊存栏500只。投入特殊经费1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90盏,方便文旅景点的开发利用。仙桃村红色资源优势相对明显,在产业发展中主打桃业品牌,老促会帮助该村发展桃类种植1000余亩,樱桃200亩,香花辣椒300亩,烟叶100亩,并投入资金50余万元解决了田间灌溉困难问题。今年为该村安装太阳能路灯90盏,解决群众夜间安全出行问题。韦庄村围绕土地资源做文章,初步形成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模式,是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渠道。该村已发展千唐红5G数字辣椒3000亩,安排90名劳动力就业,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40余万元。今年为该村安装太阳能路灯90盏,修建600平方米文化广场,改善村民休闲文化生活。
三、实施“千盏路灯亮化乡村”工程
为方便老区村群众出行,我们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镇村干部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摒弃过去因铺摊子大,容易形成村级隐性债务的做法,集中有限财力,在老区村实施“千盏路灯亮化乡村”项目。老促会会同镇村负责人到山沃、香头庙、印头、元古洞、黑扒、五顷、碾坪、骆岭、刘沟、三王庄、袁山、韦庄、仙桃等15个革命老区村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准确计算安装盏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了《情系老区亮化乡村工作实施规划》,要求实施该项目的革命老区村,采取企业实体店网上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做到货比三家,力争用较少的钱办较好的事。项目实施完工后,做好工程质量验收工作,严格落实谁受益谁管护责任,确保公益项目能够长期发挥效益,共为15个革命老区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000多盏,让人民群众暖心安全出行。
四、深化“四史”教育,关爱青少年成长
为深化“四史”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熏陶、感染和启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纪念洛阳解放75周年活动中,老促会配合关工委等有关部门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弘扬英烈精神”主题宣讲、读书节、红色文化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围绕八路军挺进新安、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等方面内容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师生中营造了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的浓厚氛围,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实现中华民族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读书的远大理想。特别是在县职教中心举行的千人宣讲会上,老促会赠送的《新安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和《新安县革命斗争史简明读本》等红色书籍倍受大家青睐,收到了预期效果。
五、情系老区,关爱救助弱势群体
老促会一如既往地关怀老区村家庭贫困孩子的入学问题和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积极实施“爱心助学”工程。今年,在“情系老区圆梦大学”活动中,对考入东北林业大学的王笑悦、许昌学院的郭笑艺和被伊犁师范大学录取的陈扬等新生每人争到5000元的助学资金,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大学深造。同时,在“情系老区技能河南”助学活动中,为考入省内职业技术学院的赵英等5名同学每人申请助学资金2000元,使他们能够学得一技之长,尽早融入社会,减轻家庭负担。民时,为全县健在农村老党员、老农会干部及老参战民兵每人发放2000元生活补助金,使这些战争年代扛过枪、负过伤、吃过苦的老同志能够安度晚年。
2023年共上报调研文章、信息41条(篇),被国家老促会网站采用18篇,市老促会采用5篇。
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所做的工作与市老促会和县委、县政府对老区建设发展的要求及老区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差距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提升。
六、2024年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我们将以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及党对老区的各项政策为指导,结合新安县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决策部署,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从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强做好老促会工作的信心和勇气。
(二)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工作提出的“两个更好”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和优势,拟定出全年需要重点解决的民生事项,着重抓好落实。
(三)加大老区宣传工作力度,营建支持老区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政策宣传,让各级组织更加重视老区建设,社会各界更加积极支持老区发展,让老区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和谐文明社会发展红利。
(四)深入调查研究,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坚持过去好的经验和做法,把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写出更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政策、做出决策提供一手资料和信息。
(五)在动员社会力量帮扶老区上下功夫,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对老区的支持,持续推进“红色资源+产业发展”工程,凝聚社会力量,共谋老区发展大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