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伊川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洛阳市老促会的指导、支持下,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围绕理论学习、项目建设、调查研究及老区宣传等重点工作,全力书写“两个更好”答卷,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截至2023年年底,伊川县老促会获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三等奖;伊川老区工作连续7年先后荣获河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洛阳市革命老区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为了发扬成绩,新年再上新台阶,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实施项目,助力老区发展
为老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是伊川县老促会多年来坚持不断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加快老区发展、改善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措施。2023年,县老促会按照洛阳市老促会《关于扎实推进“红色资源+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洛老促字〔2023〕1号)精神,重点在红色资源优势明显且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的老区村实施“红色资源+产业发展”项目,这也是市、县老促会落实市委常委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县老促会按照洛阳市老促会的工作部署,曾先后多次到吕店镇温沟村、江左镇上王村、半坡镇孙村进行调研考察,确定了这3个村为“红色资源+产业发展”的试点村,老区建设特殊经费重点扶持其产业发展项目。
(一)温沟村红色资源+产业发展项目 温沟村集体流转土地2820亩,种植富硒谷子2000亩,富硒红薯500亩,桑葚320亩及采摘园配套项目,村集体购置小米加工流水线设备,建设农产品展示厅160平方米。项目实施后村集体年增加收入18.72万元,全村386户种植户总收入61.76万元,同时带动380名村民及贫困户200人就业。该项目总投资36.5 万元,其中县老促会利用特殊经费扶持24.2万元,镇村筹资12.3万元。截至2023年12月底,建设农产品展示厅主体工程已完工,小米流水线加工设备已安装。
(二)上王村水利配套建设项目 上王村集体流转土地2230亩,种植烟叶530亩,种植富硒谷子1200亩,富硒红薯500亩。为实现种植业高产丰收,在郭楼和石窑两个自然村新建两个提灌站,建设容积100立方米蓄水池2个以及架设电线及配电房等。工程建成后扩大旱涝保收田800亩,亩增收800元,总增收64万元;项目实施后村集体年增加收入10万元。320个农户总收入71.5万元。该项目总投资38.8万元,其中县老促会利用特殊经费扶持24.2万元,镇村筹资14.6万元。截至2023年12月底,两个提灌站及蓄水池建设主体工程已完工。
(三)孙村集体流转土地630亩,种植中药材菊花130亩,丹参330亩,皂荚170亩,需要新建冷库300立方米和增加空气能源烘干房各一座,确保中药材晾晒、烘干、保鲜作用。项目实施后公司和流转土地农户总收入126万元;带动60个贫困户每户通过务工等收入3000元,辐射带动高山、葛寨15个农户增加收入16万元。该项目总投资35.5万元,其中县老促会利用特殊经费扶持24.2万元,镇村筹资11.3 万元。截至2023年12月底,冷库、烘干房等工程已完工,设备安装基本到位。
(四)编印《伊川县抗日史话》 根据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关于开展红色传统教育,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相关要求,县老促会研究决定编纂《伊川县抗日史话》。该书系统记述了伊川县抗日战争时期历史、重要革命回忆录、珍贵抗日故事、著名抗日战例等。全书近30万字,计划印刷2000册。截至2023年11月底,初稿已整理完毕,正在校对修改中。
(五)县老促会妇工委根据市老促会妇工委部署,联系县妇联举办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网络培训班”,参加培训1000人次。持续推进“健康中国母亲行动”,更好地关爱女性身心健康,提高女性自我保健意识及疾病预防能力。6月9日,举办“关爱生命呵护健康”专题讲座,邀请洛阳市妇幼保健院专家到县授课,来自全县老区乡镇200余人参加专题培训,社会反响良好。“六一”儿童节期间,联合县妇联开展“送关爱 暖童心”活动,动员爱心人士捐款6000余元,购买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分别到吕店、江左、半坡、鸣皋等老区乡镇15所小学,为儿童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先后聘请致富能人、有关专家,举办了养殖、种植、手工、家政等培训班5期,参加培训妇女1200人次;联合县关工委在全县开展百名法官进校园关爱儿童普法先行活动,百名法官先后到93所中小学开展普法教育,受益学生52000人;开展助学支教活动。县老促会妇工委在市老促会妇工委帮助支持下,引进上海泉爱公益基金会在革命老区吕店镇温沟村建设一栋教学楼后,出资聘请洛阳师范学院英语、音乐专业学生到该校开展支教活动,填补了老区学校音乐、英语专业教师教学的空白。项目实施10余年来,受益学校由温沟小学1所扩展到目前的丁流、下范、王村等学校7所,为项目学校捐赠教材、音乐器材等,总投资达130余万元。开展新考入河南省12所大学贫困学生减免在校学习期间学费活动,享受该政策学生2人,免费金额近3万元。
(六)订购《中国老区建设杂志》《中国老区建设年鉴》及《党史博览》根据市老促会安排,县老促会利用老区建设特殊经费2.6万元订购刊物,其中《中国老区建设杂志》260份,《中国老区建设年鉴》及《党史博览》各5份,为宣传老区历史,弘扬老区精神,学习先进经验,讲好老区“三个故事”提供重要读本。
同年,县老促会积极争取洛阳市老促会、上海泉爱基金会支持,分别在白沙镇程子沟村、吕店镇思贤小学实施街道硬化、支教等项目。
其中,洛阳市老促会扶持户户通项目项目位于白沙镇程子沟村。项目总投资41万元,其中市老促会扶持23万元,镇村筹资 18万元。硬化街道总长1160米(实际完成近1400米),宽5米,厚0.18米,铺设下水管道1000米。全部工程2023年10月竣工,10月29号通过市老促会验收。该项目使全村2000名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且全村实现户户通。该项目超计划工程量大、完成时间早、建设质量高、配套设施全且得到群众普遍好评,受到市老促会领导赞扬。
上海泉爱公益基金会支持吕店镇思贤希望小学项目,该基金会出资为该村学校聘请洛阳师范学院英语、音乐系学生在学校支教,并捐赠音乐器材、英语教材及辅导读物等,每个学校年投资5万元。截至2023年12月,上海泉爱公益基金会累计为吕店7所中小学捐赠音乐器材、教材,招聘英语、音乐教师等,总投资达130余万元。
二、协调有关单位普查 掌握红色资源底数
2023年,县老促会协调县文化局、县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开展红色资源普查工作。伊川县作为豫西地区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据初步普查统计,伊川县共有红色资源42处,包括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5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25处、烈士墓1处、纪念设施11处。目前,伊川县老促会协调指导、扶持建设或扩建的展示室、纪念馆有伊川革命烈士纪念馆等11处。建设总投入资金639.9万元,共接待参观学习受教育者达19.5万人次。为了下一步做好全县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县老促会协调县委党史研究室、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领导和党史爱好者,对全县红色资源现状、保护与开发等情况进行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呈送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其中《伊川县关于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的调研报告》《伊川县红色资源开发保护与利用情况调查》分别在《中国老区建设》《河南老区建设》杂志和中国老区网上发表,为伊川县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三、做好老区宣传工作 传承弘扬老区精神
2023年,县老促会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以精准扶贫为抓手,认真做好老区宣传工作。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及时报道精准扶贫工作中涌现出好人好事、先进典型及重要新闻,先后在中国老区网、《中国老区建设》《河南老区建设》《洛阳老区建设》上发表《洛阳市老促会会长刘湖镜到伊川老区考察项目建设情况》《伊川县老促会会长李其超到老区村查看红色资源+产业项目建设情况》等新闻、调研报告20余篇,对宣传伊川精准扶贫措施及鼓励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起到了积极作用;积极征订2022年度《中国老区建设》260份,超额完成市老促会分配的任务,伊川县老促会连续14年荣获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三等奖。同时,在《党史博览》《河南日报》(农村版)等报刊发表《抗日英烈张思贤》《寨子街设宴歼敌》等革命故事、人物传记3篇。
四、坚持理论学习,加强自身建设
2023年,县老促会全体工作人员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强化自身建设重中之重。一是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决定性意义。二是认真学习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老区建设的重要指示和习近平总书记到老区考察调研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的精神实质,深感老促会工作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三是学习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主题教育会议精神,有关领导在老区调研相关讲话,加强老促会自身建设,在政治上、思想上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体到实际中就是要书写好“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两个更好答卷,为老区人民早日实现小康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