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交流

TOP

宜阳县老促会2023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3-12-27 10:21:00 作者:宜阳县老促会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宜阳县老促会在洛阳市老促会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结合宜阳老区实际,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全力服务老区人民,取得了较好工作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充分挖掘红色资源。1.编辑出版《伊洛英雄史话》一书宜阳县红色文化底蕴丰厚,以赵保为中心的伊洛区(五分区)曾是河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河南六个分区级单位之一,许多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曾经在这里工作或战斗。这里发生的动人故事、涌现的英模人物曾鼓舞着一代代老区人民艰苦奋斗,不断进取,努力建设新家园。为全面反映伊洛区发生发展的历史,老促会决定编纂《伊洛英雄史话》一书。任务确定后,老促会多次召开会议,成立编纂委员会,确定主要执笔人。聘请有关专家,确定该书的主题和表现形式。编写过程中,作者大量查阅革命史、组织史、回忆录、文史资料、志书等有关内容,遍访历史纪念地和事件的见证者及知情人。力求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反复甄别,客观反映历史原貌。初稿形成后,普遍征求意见,数易其稿。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该书于2023年4月印刷出版。全书从八路军挺进豫西展开,往前追述了伊洛区建立前,宜阳赵保、韩城等地党组织建立和革命斗争发展的历史,集中撰写伊洛区发展壮大过程和发生在这里及周边地区战斗中牺牲的英烈,向后简述了宜阳解放的经过。《伊洛英雄史话》采用章回体,语言朴素,通俗易懂,有些内容属于初次向外宣传。全书共四十章16万字,印数2500余册。该书重点发往机关学校、乡村干部及企事业单位,大家阅读后,给予一致好评。2.配合搞好红色纪念设施专项规划。为争取国家军人事务部的支持,县政府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宜阳县红色纪念设施专项规划”。按照安排,此项工作由县军人事务局牵头,县党史办、文化局、老促会等单位参加。接受任务后,县老促会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主动提供关于“宜阳县红色纪念设施”方面的历史、现状等图文资料。多次和相关人员深入实地,了解考察红色纪念设施保存修缮情况。在规划编制中,县老促会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合理解决。经过2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宜阳县红色纪念设施专项规划》,报送国家军人事务部。部领导审阅后,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将全力支持宜阳的红色纪念设施建设,争取把宜阳打造成示范点。3.持续做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宣传老区人民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贡献和牺牲,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区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支持老区振兴发展的方针政策,动员社会各界关心老区、支持老区,是老促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年内,全会人员紧紧围绕这一工作,注重分析思考,及时发现老区工作中的焦点、亮点、闪光点,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先进人物等内容开展宣传报道,在国家、省市老区建设杂志、网站,宜阳信息网、电视台等媒体发表新闻稿件31篇。征订《中国老区建设》杂志200份,发送至老区建设理事单位和全县老区村,大家借此不断关注老区动态,及时了解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宣传工作继续荣获全国三等奖。
  二、完成老区建设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这是市老促会为老区人民办的又一件好事。这项工作开展伊始,按照市老促会的工作部署,县老促会在认识工作意义的基础上,积极取得县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的支持,在多次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把项目确定在宜阳县盐镇乡李营村陈营自然村,为通组入户道路。该村是老区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组织曾多次在这里召开党的会议,培训党员,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为提高项目质量,洛阳市老促会先后四次到该村查看情况,合理提出工程建议。在工程的关键节点,县老促会派出专人适时进行督导检查。乡村及时成立了道路施工管护小组,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工程从7月开始施工,9月10日竣工,道路全长800米,厚0.18米,宽3.5-4.5米,总投资33万元,其中市老促会扶持23万元,乡村配套10万元。项目建成后,解决了650人的出行难问题,广大村民十分满意,纷纷称赞说:老促会真是为老区办了一件大好事,我们世世代代不能忘。
  三、做好妇工委各项工作。1.资助贫困大学生。持续关心老区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根据省、市老促会工作安排,今年继续在老区实行情系老区困难学生、圆梦大学、技能河南等资助活动。工作过程中,我们通过教委和各乡(镇)将通知精神传达给到每一名学生,先由各乡村上报预选人名单。老促会组织教委、乡村振兴局和各乡村,对拟受助学生进行实地走访、考察了解,最后进行村内公布。从而杜绝了资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了不稳定因素的发生。最终有12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资助资金9.6万元。其中樊村镇、张坞镇的3名学生获“省属高校老区困难学生资助”项目,免收在校期间的全部学费计6.6万元;高村镇、锦屏镇、盐镇乡的4名学生获“情系老区·圆梦大学”资助资金计2万元;香鹿山镇、柳泉镇、白杨镇的5名学生获“情系老区·技能河南”资助资金计1万元。这些都最大程度解决了新生家庭的燃眉之急,倍受家长和学生欢迎。2.做好普洛斯·泉项目工作根据中国乡村振兴基金会的安排,今年继续在我县实施普洛斯·泉项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县老促会慎重确定樊村镇实验小学为项目学校。为尽快促使项目落地,市老促会和普洛斯公司负责人两次到项目学校实地考察。县老促会积极和县教委、镇政府取得联系,讲明这项活动的意义,督促学校和公司加强联系。11月1日,在该校举行了项目启动仪式,普洛斯公司为学校选派音乐教师2名,配备教学用鼓30多个5000余元,其他音乐器材正在陆续配送中。这一项目的落地实施,弥补了基层学校音乐教育的不足,丰富了学校的教学内容,对启发孩子心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品格,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县老促会始终关心关注赵保中心校、屏阳中学附小、实验高中等泉项目学校的情况。定期组织召开学校领导和支教老师参加的工作会议,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到项目学校实地调研,对教学效果、教师生活等问题现场办公,取得乡政府、中心校的支持,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努力为其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服务。
  四、重点开展“红色资源+产业发展”示范村建设。深刻认识理解产业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正确领会“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发展”的内涵。洛阳市老促会部署安排的“红色资源+产业发展”示范村建设工作,真是果断之举,英明决策,县老促会坚决支持拥护。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县老促会在会长杨建坤的带领下,先后到樊村镇宋村、沙坡,赵保镇二道沟、于沟、马河,韩城镇桃村、于凹,高村镇王莽,上观乡三岔沟等乡村实地调研,全面听取当地乡村领导关于“红色资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规划的汇报。同时,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向市老促会和县委、县政府领导全面汇报,最终确定赵保镇的二道沟村、韩城镇的桃村村和高村镇的王莽村为示范村。为推动示范村的发展,老促会主要人员每人分包一个示范村,强调要随时掌握示范村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主管县长的协调下,在原包村体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村安排2个理事单位参与示范村建设工作。今年以来,韩城镇桃村村争取资金50万元,修建村组道路800米和村文化广场。赵保镇二道沟村争取国家项目和市烟草局、县文化、体育等部门资金300多万元,实施完成红色文化、中医药文化研学基地项目,目前已接待研学人员15批3500余人。近期,经县老促会考察,拟将2024年洛阳市老区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用于支持该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村镇王莽村详细制定了“红色资源+产业发展”项目规划,在原有红薯、烟叶、鲜切花等产业项目的基础上,利用当地资源,新发展贵妃梅1000亩。示范村建设已在项目乡村干群中形成共识,取得初步成效。
  五、加强老促会自身建设。认真落实县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结合宜阳老区建设实际,立足于实现百姓富裕,立足于推动老区产业发展,使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及时参加县老干部局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文章,增强服务老区的科学性和自觉性。落实市委书记指示精神,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老促会“关于加强老促会队伍建设”的建议,会同县老干部局向主管领导汇报老促会的工作情况和人员情况。关键时候,杨建坤会长亲自向县委书记汇报,取得主要领导支持。最终经县编制委员会研究决定,为县老干部局增加编制1名,从此结束了县老促会无有正式人员的历史,解决了县会的燃眉之急。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嵩县老促会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 下一篇孟津区老促会2023年工作总结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