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老促会工作重心
畅谈加快老区发展策略
——洛阳市老促会工作座谈会在洛宁召开
市老促会
8月17日至19日,洛阳市老促会工作座谈会在洛宁县召开。市老促会正、副会长、秘书长及各县(市)区老促会会长、秘书长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得到了洛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分别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首先组织参观了“东汉禽业”和由老促会协调部分资金起步,肉鸭养殖产业化带动老区人民致富的东宋乡富民企业标准化养鸭场小区,以及利用当地林业资源兴建的“富宁木业”。通过参观,与会人员深受教育和启迪,纷纷表示要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当地资源,帮助老区村创办一些适合当地特色的企业,为老区农民增收提供有利条件。会议在座谈中,紧紧围绕老促会机构的性质、工作理念、工作准则、工作定位、工作机制、自身建设,畅所欲言,积极探索,建言献策,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定位了工作方向,找准了工作重点,激发了工作热情,使会议达到并超过了预期目的,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会议上,市老促会副会长杨中路引领大家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并畅谈了老促会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时刻把老区人民放在心上,努力作好本职工作的心得体会。副会长于国清就老区宣传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副会长朱玉清向大会汇报了市老促会妇工委工作情况和下步工作打算。市老促会会长张松涛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发言材料另发)。大家发言热烈,畅叙真情,结合自身在老促会的工作谈体会,谈收获,谈经验,谈教训,谈过去,谈未来,讲出了许多典型事例和切身体会。为使大家相互学习和借鉴,现把各县(市)区老促会领导的发言,简要摘录如下:
洛宁县:老促会会长丁魁,年逾八旬,依然热情满怀,他率先发言。他的工作体会是:一要“主动干,当参谋”。要充分发挥老促会的作用,就要敢于为老区人民“鼓”与“呼”,必须把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作为老促会工作的价值取向,要主动争取党政对老促会的工作领导,加强老促会与党政部门的对口联系,主动围绕党政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老促会“宣传老区、调查研究、为老区办实事”的三大职能,找准切入点,把老促会工作融入党政工作大局。 主动干,要发挥老促会成员联系面广,凝聚力强的优势,聚心、聚智、聚力,积极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才能更好地发挥老促会“促”的作用。
二要“围着干,抓协调”。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转,围着县域经济发展干。一是要充分学习和掌握党委、政府对老区工作的有关政策,找准着力点,加强同政府的联系沟通,加强同成员单位的协调,尽力做到工作同向、同心、同步、同目标,最大限度地激发党政部门支持老区建设的工作热情和活力,共谋老区发展;二是要围着“中心”搞宣传,把老区的精神、党的优惠政策,宣传到社会各界,引起各界对老区认识和支持,通过广泛宣传,使社会形成一个关心老区、资助老区发展的大好局面,在真正意义上体现老促会的促进作用;三是围绕“中心”协调促进,要善于借力。要借助老促会常务理事的特殊位置,借助成员单位的资金和技术,借助本县在外工作的老领导的德高望重的作用,积极向他们汇报老区的状况,争得他们的支持,借助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形成合力,共谋发展。
三要“创着干,搞促进”。老促会要坚决摒弃“无权、无钱”不作为思想,努力把的工作当作学问来研究,当成事业来追求。敢于创新,敢于破解难题,要真抓实干,少说空话,务实求真,把老促会作为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促进组织,用坚强的毅力为老区牵线搭桥办大事,拾遗补缺办实事,关注民生做好事,扶贫济困做善事,为老区的美好明天奉献老促会的爱心。
伊川县:李钢丁会长深有感触地把老促会工作概括为四句话,即“明确定位,抓住关键,重在自身,创优环境”。
明确定位,就是,一要明确老促会的性质,她虽然是一个社团组织,但既不同于社会上的其他民间组织,又不同于像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是一个特殊的社团组织,既有普通群团组织的特点,又承担着政府服务老区的职能;二要明确老促会的工作任务。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宣传老区、搞好调查研究着力,为革命老区人民谋发展、办实事,所作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围绕老区人民的民生、老区的困难,老区人民的生活、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去努力,去工作;三是要充分发挥老促会的作用。围绕老区的发展,广泛呼吁社会关心老区、促进社会服务老区,所以说,老促会定位明确了,任务明确了,就有了工作方向,工作思路。这几年,我们就是本着这一点,始终坚持老促会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工作,为老区作了大量有益的事情,老促会知名度也由此大大提高。
抓住关键,就是要抓住党委、政府支持老区工作这一关键。老促会的工作,老区建设工作,党委、政府是主导、是关键,要经常主动地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让主要领导了解老促会,了解老区工作。如老区特殊经费问题,我们多次主动向领导汇报,提出特殊经费的实施意见,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在县委常委会议上,全票通过每年60万元特殊经费,由县老促会掌握,用于老区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县老促会每年都要向县委常委会或政府常务会议汇报一次工作,这已成为惯例。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对老促会提出的问题都给予明确答复,有力地支持了老促会工作。
自身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老促会的自身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老促会已具备“四有”(有办公地点,有人员,有经费,有办公用车),县政府还专门为老促会配备了一名专职秘书,专门协调老促会的工作。二是老促会人员的自身建设。在老促会工作的几位同志,都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他们有进取心,乐于奉献,热爱老区工作,有一定责任心和工作成效。
创优环境。主要是指老促会的工作环境,包括内部的工作环境和外部的社会工作环境。这几年县委、县政府对老促会工作十分重视和支持。为加强对老区工作的领导,我县率先成立“加快老区发展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挂率,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参与,凡是涉及老区的工作,都有领导小组出面组织、协调,开展重大活动,也都有负责老区工作的领导出面。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乡(镇)和村里的支持和重视,初步形成了宽松的工作环境。鉴于上述四个方面的落实,使我县老促会工作年年有新招,年年有成效,深受县委、县政府和老区人民的赞扬。
孟津县:张保卿副会长在发言中讲:孟津县老促会10年来,虽然领导换了几任,但老促会工作一如既往,竭诚宣传老区、服务老区,为老区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深受老区人民的欢迎,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老促会已成为推动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成为县委、县政府老区建设工作的“智囊团”,成为老区发展的“助推器”,成为老区人民的“知心人”。实践证明,做好老促会工作,必须坚持服务大局,立足大局,找准定位,主动作为。
一、积极开发领导层,提高领导对老区工作认识,才能充分发挥好老促会组织的独特作用。老促会的工作能不能摆上领导的议事日程,关键靠我们准确掌握老区的发展状况,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多向领导汇报,让领导了解民情,主动参与。
二、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是做好老促会工作的关键。创新组织形式,增强老促会活力,首先我们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县老促会的人员,增补了一些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同志,充实到老促会,还特别聘请了八位县级领导和一位企业家做老促会的名誉会长,这不仅壮大了队伍,而且由这些德高望重的名誉会长参与工作,有效地提高了老促会的知名度和社会效应。其次是在各老区乡(镇)成立分会,由一名副书记任会长,5-8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为成员。组织健全后,使老促会的基层工作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有效地推进了老促会的工作进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促进老区发展。通过宣传老区的革命斗争史,让社会更加理解老区,有效地激发了社会对老区的支持。通过宣传老区的现状,使党委、政府和社会知道老区还很困难,主动帮助老区建设。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退位不褐色,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我们既然承担了为老区人民服务的职责,就要牢记党的宗旨,高举为老区服务的大旗,为促进老区发展做出我们不懈的努力,为老区人民脱贫解困谱写新篇章。
汝阳县:县人大主任、老促会会长马占标认真总结、分析了本县老区现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应对措施,根据对老区的调查,把老区定位为:基础设施差,贫困人口多,经济发展单一,科技文化落后。老区依然是全县最为贫困、最为落后、最为困难、最需要扶持的地方。针对当前的发展状况,他们提出的对策是:
一是完善老区发展政策。各级、各部门在安排年度工作或计划时,都要把老区的项目单列出来,进行优先安排,从项目和资金上明确用于老区的最低比例,降低配套标准或免除配套,对项目实施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政绩考评挂钩。2010年全县安排整村扶贫推进村15个,其中有12个是老区村。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全社会对老区的思源回报意识。媒体要采用多种形式,宣传老区的贡献,介绍老区的现状,反映老区的困苦,使全社会增进老区感情,增强老区意识。
三是因地制宜,明确扶持重点,发展特色经济。根据全县的实际,初步制定了自然资源开发、人文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改善生存环境、实施扶贫搬迁等扶持发展模式。
嵩县:老促会会长席留深有体会地讲到:近几年从事老促会工作,为老区群众办了些实事、好事,虽然微不足道,但也很有意义。一方面解决了部分老区群众的实际困难,心里踏实,心情愉悦;另一方面通过办实事,老区群众对老促会有了更大的期盼和信任。老促会这个组织的作用和地位明确,这就奠定了我们作好老促会工作的决心、信心。实践证明,做好老促会工作必须要:
一是用“勤”字奠定工作基础。老区建设促进会,一个“促进”为我们在老区建设工作中明确定位。所谓“促”,就是要促领导,促各职能部门。要使县委、县政府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引起高度重视,使各职能部门支持老区建设,没有别的窍门和捷径,靠的就是“勤”,腿勤,嘴勤和笔勤,三个“勤”字统一起来,就是多汇报、多请示、多呼吁、多协调。为此,我们不辞劳苦,不怕麻烦,凡有重大事情和重大活动,就积极找领导汇报,或利用领导开会的间隙,口头汇报,或把所办事项拟成书面材料交给领导,一次无回音,就再送,再跑,契而不舍,直至领导了解、理解与支持。对于涉及部门的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积极去解释,去协调。实践证明,只要“勤”字落实到位,我们为老区所办的事项就能解决,就能得到领导的重视,也为我们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用“心”为老区办实事。这几年,我们通过上级老促会的牵线和支持,通过社会慈善机构的项目引进,通过县域内企业家的捐助,通过县直职能部门的资助,为老区群众办了诸多实事,解决了部分老区群众多年未能解决的吃水、道路和困难学生资助等问题。在具体的工作中,用“心”去捕捉项目信息,用“心”去了解老区的实际困难,用“心”去为老区人民办事,将心换心,将心比心,确实赢得一些爱心志士的理解和支持,赢得了老区群众的信任,赢得了党委、政府的重视。
吉利区:区政协副主席、老促会会长张世荣发言说:饮水思源,党不能忘记老区,全国人民不能忘记老区,做老区工作的同志更不能忘记老区。要以当年老区和老区人民支持革命的热情和行动来支持老区、关爱老区、回报老区,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老区工作。如何做好老区工作,我们认为:
一、情系老区人民,关爱奉献老区是做好老促会工作的动力。老促会的同志要抱着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态度,去关心、关注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带着对感情去想问题,做工作,有了这个内在动力,老促会就一定会以独特的自身优势,在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找准工作定位,履行好工作职责是做好老促会工作的前提。老促会是各级常委、政府做好老区工作的参谋助手,是推进老区建设的“智囊团”和“人才库”,是推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老区建设的桥梁和纽带。这就要求我们按照职责定位,摆正位置,理顺关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围绕中心,把握工作重点,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本着“量力而行、量力而为”的原则,努力作到在“促”字上做文章,在“进”字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营造和谐氛围,真正当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为人民群众解难,为党委、政府分忧。
三、赢得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形成工作合力是做好老促会工作的关键。老区工作涉及面广,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而老促会性质决定了我们不具备指挥老区全局的职能,要依靠党委、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参与,老促会具体协调”的工作格局,形成老区扶贫攻坚强大合力,老促会的工作才能有所作为。具体讲,一是要经常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老区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老区建设的重点,请党委、政府出台支持和帮扶老区建设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去年在区人代会上,我们专门把岭区的10个老区贫困村的扶贫倾斜政策向区领导汇报,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使这10个老区村在扶贫政策上享受了较大的优惠。二是建立老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对各成员单位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老区工作,形成合力,协调解决老区建设和发展中的困难问题。三是建立老区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体制。将老区建设发展目标和任务纳入党委、政府年度考核责任目标,与当地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统筹安排,落实到位。四是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老区贫困村,单位对口帮扶,财政资金重点帮扶,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使老区建设工作步入制度化、常态化轨道,有效地推进老区建设和发展。
栾川县:县老促会秘书长马怀爵对这次召开的座谈会深有感慨,他说,过去我们开会都是研究老区的整个工作,如何推动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个宏观上的问题,而这次召开的老促会工作座谈会,是专门研究老促会自身的工作问题,是从微观上奠定基础,形成统一的思想,去解决整个老区建设上的宏观问题。召开这样的会议,我感到十分及时和必要。作为在老促会工作的同志,真正把老促会自身的工作性质、任务、目标研究透了,知道如何做好老促会工作,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老区建设工作也一定能搞好。针对老区建设促进会的“促进”二字,我认为“促”是老促会的具体工作,“进”是全社会的,“促”的好坏,关键在老促会如何促党委、促政府、促有关部门,“促”是老区建设工作的动力,只有“促”的到位,“促”的有力,才能赢得全社会的重视、支持,才能有效地改善老区的贫困现状,才能把“进”落到实处,才能“进”的更快,“进”的更好。老促会工作究竟如何做,他用“三心”给予了概括。即“爱心、细心和上心”。
一、爱心。爱心是做好老促会工作的关键,是基础。其一是要热爱老促会的这份工作,把自己融入老促会,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社会。其二是爱老区人民,对老区要有“爱心”,要有深厚的感情。老区是共产党的根,是共和国的魂,没有革命老区人民的牺牲就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新中国。老促会正是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宣传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牺牲,唤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不忘党的传统,不忘老区人民的贡献和牺牲,认知老区、感恩老区、热爱老区、建设老区、发展老区、回报老区。这个组织虽然无职无权无报酬,但同志们仍然是用良心、爱心和热心为老区的发展奋斗着、奔波着、奉献着、付出着,这种精神来源于老促会工作者对老促会工作的一份爱心,爱老区、爱老促会,爱心化作对老区人民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付出精神,是老促会工作者默默奉献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二、细心。老促会工作由于性质、任务、工作方法所决定,不象政府部门任务那么明确,指标那么具体,考核那么严格,督查那么细致,奖惩那么分明,但也要认真对待,因为老促会的每项工作也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这就要求我们老促会工作者对老促会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细心,细心去研究,去分析,细心制定工作计划,细心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只有细心,才能推进工作的进展。
三、上心。老促会工作是凭热情、凭奉献、凭优势、凭付出的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是党工作的一部分,是促进老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有自己的努力还不够,还需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需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使老促会工作有地位、有作为。因此,我们对每项工作都要精心安排,认真实施,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向领导汇报,在征得领导同意后认真落实,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在这里既体现了领导重视,又体现了工作方法,一举双得。
在工作中,还要注意工作的计划性,把握工作的时效性,既突出老促会特点、性质、任务,又做到不越权、越位,既体现力所能及、量力而行原则,又重视工作质量和效益。
宜阳县:宜阳县老促会会长吴新道虽年事已高,但工作热情不减当年,他在发言中说:宜阳是豫西地区较早的革命老区之一,早在1926年就有党的活动,1929年建立中国共产党宜阳地方组织,1944年建立伊洛抗日根据地。宜阳老区人民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和牺牲。1997年宜阳老促会成立以来,按照上级有关老区工作的指示精神,始终把支持老区作为“思源工程”和“回报工程”来抓,从中也得到了深刻体会。
一、搞好宣传工作是做好老区工作的前提。十几年来,我们都把宣传老区工作做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大家对老区的认识,明确支持老区的深远意义,从而达到热爱老区、支持老区。我们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刊物、新闻媒体及自办老区简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老区的政策举措,宣传党和政府对老区的关怀和重视,宣传老区的新面貌、新变化。宣传到位,资助老区也跟着到位。上海市徐汇区武装部长张兆国(宜阳藉人),在看到宜阳老区的宣传后,积极动员机关和职工捐资350万元,支持老区赵保乡屏阳中学改扩建。随后我们又将省、市老区刊物刊登的稿件复印件寄给张兆国,他很激动。今年他又率领数家上海企业,来到屏阳中学,捐献教学设备价值10万元,并与该校签订长年助教协议。通过对老区的宣传,县直各单位也积极筹措资金支持老区,去年县直单位协调资金将近一亿元,今年上半年投入老区的项目资金达10亿多元,他们把支持老区看作是政治、是方向、是资源、是品牌,各部门常以革命老区名义报项目、争资金。因此老促会名字叫的更响亮了,老促会工作也排上了政府的位置。曾有一句话这样说道,“老领导不要怕,进不了政协,进人大,人大退了位,还有老促会”,足以说明社会对老促会的性质、作用有一定的认识和提高。
二、搞好调研是做好老区工作的基础。调查研究是老促会的一项主要工作。我们始终把调研工作列入第一位,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十几年来,每年我们都对老区村的经济状况、社会状况以及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写出调研报告,以供领导和各界朋友支持老区时进行参考,做到有的放矢。
三、领导重视是做好老区工作的关键。14年来,宜阳县老促会始终把老区工作置于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之下,主动向县主要领导汇报请示老区建设工作,以取得重视和支持。自2008年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县老区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以来,每年元月份都要组织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召开一次老区建设工作会议,现已形成惯例。由于县委领导的重视,各成员单位也都把支持老区工作做为感恩工程和回报工程来抓。把争取来的资金、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向老区倾斜,以反哺老区,并定期把老区工作向老促会进行汇报。全社会各阶层形成了支持老区、建设老区、比学赶帮的热潮。如县畜牧局高度重视老区工作,把支持老区建设做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项目化运作措施,把引进的9亿元资金投放到老区寻村镇、韩城镇和三乡镇建立畜牧养殖基础,使这些老区畜牧业得到空前快速发展,教育、水利等部门也都纷纷向老区村投资,改善水利设施和办学条件。
四、加强学习,搞好自身建设是做好老区工作的必备条件。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也就是说要想做好某项工作,你就应该有某项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本领。要想做好老促会工作,就得有老区方面的知识,懂得国家法律法令以及上级老促会的政策和指示精神,才能更好的掌握政策服务老区人民。因此,老促会领导经常要求大家学习党的法规法令和老区的政策,学习文化知识,每期的《中国老区建设》杂志和《河南老区建设》以及市《老区建设与扶贫开发》都要号召大家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大家的文化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又能使大家把老区政策理解好、宣传好、运用好,把调研报告写好、写出水平。做一个合格的老区工作者,不断把老区建设工作推向前进。
偃师市:偃师市老促会副会长魏宏军认真总结了老促会近几年的工作经验,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悟出了干好老促会工作要用“三心”去引领老区建设工作,即:胸怀良心、围绕中心、顺应民心。
一、胸怀良心。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史册中,正是有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饱经沧桑而不亡,历尽磨难而新生,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有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才真正成了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在建党28年后新中国就宣告成立,在建国51年后人民生活水平就总体上达到小康,在改革开放32年后经济总量就跃居世界第二。我们今天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从事党的工作,就应该胸怀良心,千万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为中国革命胜利而流血牺牲的无数英雄和先烈们,对他们和老区人民的贡献必须给予回报。从事老促会的工作,更应该有这种心态,用这种心态去唤起全社会用良心去回报老区,只有认识老区,才能建设好老区。
二、围绕中心。老促会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特殊社会团体组织。搞好老区建设工作,党委、政府是主导,人民群众是主体,社会支持是关键,老促会工作是促进。就老促会而言,如何在“促”字上做文章,在“进”字上见成效呢?我市老促会着重围绕中心开展工作。这个中心就是党委的工作中心,即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老区建设工作。坚持老区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四位一体”同步推进方针。一是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委为组长的市加快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决定从市财政每年安排6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老区建设专项资金。二是每年都有市委、市政府出面,召开老区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市加快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市老促会正副会长以及领导小组成员、老促会理事和各老区村党支部书记全部参加。三是围绕中心办实事,解难题。三年来投入老区基础设施资金达755.1万元,为老区村解决了道路、饮水、文化、卫生、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的难题,深得老区人民好评。
三、顺应民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老促会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扎实有效。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谋求新发展。积极筹划老区的发展就是顺应民心,及时发现、总结农民增收致富的经验,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把老区建设的工作思路提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这几年,除了投资搞好老区的基础设施外,重点在筹划老区的种植结构、服务模式上下功夫,提高老区人民的“造血”功能。一是指导、总结了田中村“一年三熟”的种植模式,使该老区村的经济收入大幅提高。二是帮助筹划了唐僧寺村的葡萄种植基地,现已形成种植、加工一条龙,成为较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三是帮助筹划了大口乡马村今年在牛心山上新建起一个种养殖基地,一期工程包括500亩中农短枝核桃改接区、500亩优质核桃种植区、10000只散养禽畜生态养殖区。采用以地养地的办法,在核桃树下套种牧草、花生、黄豆、红薯、药材、香草等低杆作物,总投资1000万元。5月份,该基地的早熟品种“金太阳”杏已进行了销售。府店镇夹沟村今年新上一个大型养猪场,由河南新大牧业有限公司兴建,投资金额2000万元,美国设备,全部自动化,年出栏生猪可达2万头。实践告诉我们,老促会所作的每项工作必须体现民心、民意,我们的决策是否正确,关键是看决策是否顺民心、合民意,是否实实在在为老区群众办事。只要我们一心想老区,一心为老区,我们的工作就有位子,就有希望,就能做好。
新安县:江进京会长围绕“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用老区精神扬起理想信念的风帆”发表了讲话。
新安县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全市最早建立了一批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他们利用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党员、干部、师生、群众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认识共产党不容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人民江山来自不易。通过参观学习,记写心得体会,朗诵纪念诗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教育和提高。今年“七一”,很多乡(镇)和县直部门组织党员干部、学生到教育基地举行“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入党、入团和入队仪式。据统计,仅今年到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的人数达3万多人次。社会上评价说,老促会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通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也极大调动了老区人民创业的积极性。石井镇五顷村党支部在修建出山公路时,带领党员、群众,克服困难,苦干实干,从设计到施工,都亲力亲为,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如期完工,为全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