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交流

TOP

努力形成整体合力   推动老区加快发展
时间:2013-08-19 17:04:58 作者:丁朝龙 【

努力形成整体合力   推动老区加快发展 
偃师市老促会会长   丁朝龙
(2013年7月23日)

我市辖9镇3个办事处、210个行政村、16个居委会,总人口61万。其中老区乡镇3个,老区村65个,涉及16万人,占总人口的26.2%。市老促会自2006年6月成立以来,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2007)27号、洛阳市委、市政府(2008)23号、偃师市委、市政府(2008)11号文件精神,胸怀良心、围绕中心、顺应民心,深入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当参谋,提建议;积极宣传老区,动员社会各界不忘老区,回报老区;力所能及办实事,为老区群众送温暖、解难题,注重在“促”字上做文章,在“进”字上见成效,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洛阳市老促会的有力指导下,坚持“关心老区、关注老区、支持老区、服务老区”的工作理念,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了党政联手,全社会参与老区建设的局面,推动了老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切实加大扶持力度
我们在促进老区建设和发展工作中,本着对市委、市政府负责和对老区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深入调研摸实情,提出建议讲真话,努力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还坚持多请示,勤汇报,出实招,献良策,赢得了党委、政府对老区工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老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全市整体规划,统一研究、统一安排、统一部署,促使老区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偃师市加快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协调解决老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同时,明确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老促会会长,市委组织部部长和市政府一名副市长、市政协一名副主席担任老促会副会长,切实加强对全市老区建设工作的领导。二是出台政策,明确责任。制订了《关于加快老区发展的意见》,要求各乡镇把促进老区加快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并要求各职能部门重视老区建设工作,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强协调,主动配合,形成帮扶老区的合力,积极主动地为老区人民办好事、实事,共同推动老区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完善机制,狠抓落实。通过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和加强老区建设各项工作。坚持实行“三个一”工作法,即坚持每年年初市委常委会听取一次市加快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老促会的工作汇报,为全市老区建设工作确定思路,提出指导性意见。坚持每年第一季度市委、市政府都召开一次全市老区建设工作会议,对全市老区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部署。坚持每年10月份市加快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及老促会会长、副会长都集中察看一次老区村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通过督促督查,狠抓落实,确保老区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近五年来,我市在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6325.9万元,使老区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极大地改善了老区的面貌。市财政每年还安排60万元专项资金,用以奖代补的办法扶持老区村经济发展。我市已召开7次老区建设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全市老区建设工作、表彰奖励大口乡宋村、缑氏镇缑氏村等一大批老区建设成效明显、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有力地推动了老区建设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
二、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对口帮扶
对口帮扶是扶贫帮困,促进老区发展的有效措施。为了使对口扶贫真正落实,我们一是吸收相关部门为老促会成员单位,并及时向他们反映老区乡村的建设现状,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提出帮扶建议,增强帮扶的针对性,目前有23个部门的领导都为老促会成员。二是将老区村纳入全市扶贫重点范围。我市有省级扶贫重点村17个,其中9个是老区村;有“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重点村23个,其中13个是老区村。三是促使项目经费向老区村倾斜。老区村大多数都座落在山区,地理条件恶劣,交通闭塞,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慢,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较远。为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市委、市政府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百姓的心坎上。全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规划了29个新型农村社区,涵盖了65个老区村,目前已开工建设了9个社区。四是明确规定帮扶的具体任务目标。2010年,市委下发6号文件,把对口帮扶老区贫困村工作专门进行安排,有11个委局分包11个村。市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专门召开老区贫困村党支部书记与市直帮扶单位负责人的见面会,提出了帮扶要求和工作目标。今年,市老促会下发4号文件,安排11个委局分包6个村,采取督查、交流经验的办法促进工作。帮扶具体任务目标的明确,有效地促使机关部门积极行动,加大了帮扶力度。府店镇佛光山区位于市东南部,是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创建的根据地。该山区有12个行政村,其中9个是老区村,5个是贫困村,由于该山区石材比较丰富,来往运输车辆较多,使进出该地区的主干道不能正常行驶。2010年,市政府投资1430万元修了一条长6100米,水泥、沙石坐底厚0.6米,沥清路面宽9米、厚0.1米的道路。中岳耐材公司为修此路捐资100万元。缑氏镇刘庄村,2011年由市老促会与农机局联手,向省老促会争取资金13万元,帮助该村硬化道路1500米,带动投资42.8万元;新建成了占地13亩,投资500万元的正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兽药原料。邙岭乡申阳村,2012年由市老促会与市扶贫办联手,向洛阳市老促会争取资金8万元,硬化了该村出村道路1060米,带动投资21万元。市农业局为了改变该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产业化,出资40万元,帮助修建蓄水池一座。市委组织部2012年结合对后进村开展整治,帮助田北村、后周村、郜寨村、肖村、官庄村等5个老区村。郜寨村通过整治,流转土地1200亩,与山东鲁花集团合作,种植黑皮花生;田北村通过整治,新发展土豆种植面积400亩,使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规模种植8亩以上的农户占全村70%。他们还聘请洛阳农科院专家到村授课,讲解土豆种植知识和病虫害防治,让科技人员在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实行科学管理。府店镇来定村小学教育设施需要改善,今年,市教育局出资20万元,市老促会争取洛阳市财政扶持12万元,目前正在建设中。大口乡经周村需要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市水利局出资40万元进行帮扶,确保了该村1200名群众的饮水安全。大口乡后周村需要硬化村组道路,市总工会捐赠65吨水泥帮扶该村,干部群众非常高兴。
三、发挥老区群众主体作用,以产业化促进脱贫致富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老区的建设和发展,上级的重视和支持,外部的帮扶和支援是必要的,但这只是外因。要真正加快老区发展、改变老区面貌,必须充分调动老区乡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变化的决定因素。近些年来,我们一方面积极引导老区干部群众学习继承优良传统,自觉弘扬老区精神,积极投身到建设自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中来;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老区群众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规模化建设、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初步走上了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形成了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化组织形式。我市民营经济大体分为矿产开发、耐火材料、制鞋针织、摩托配件、畜产品加工等,其经济总量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6%,大部分劳动力不外出就可以在家门前就业。工业产业化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机结合,人人都能搞经济。农业产业化形成了小麦良种和优质小麦、无公害蔬菜、鲜食葡萄、花卉苗木、畜牧养殖等五个优势产业。目前发展基础日益巩固、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合作社建设取得实效、集群工业有序开展、品牌培育有了新突破。在65个老区村中,建成了缑氏葡萄、大口养猪、韩村蔬菜、翟镇土豆、顾县花卉等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种养殖基地。布村旺民饲养场奶牛存栏3000多头,位居河南省同行业前茅;六和肉鸡加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年加工肉鸡2500万只,年产值8亿元;去年汉红葡萄产业化集群代表洛阳市迎接了全省农业集群巡回观摩组的检查考评。由洛阳市老促会和我市老促会联合撰写的向民葡萄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和田中村靠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实现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都在国家、省、市老区建设刊物上登载。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偃师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扶持奖励农业产业化经营办法》、《偃师市关于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和《偃师市花卉苗木经济林产业带发展奖励办法》等动员民营企业参与老区产业开发的扶持政策。并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广泛动员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全方位地开展招商引资。全市在老区乡引进涉牧龙头企业7个,总投资额达6.5亿元,其中山东六和肉鸡加工项目、肉鸡标准化示范项目和一个大型养猪场都建在老区村。相关部门还注重搞好技术服务,积极组织100名农业技术人员,在全市226个村建立了1000多个农业科技示范户,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和实用新技术;搞好市场服务,积极建设农产品固定市场,大力发展田间市场,切实帮助和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难题;搞好流通服务,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架起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市老促会每年在安排工作时都注重把发现、总结、宣传、推广老区农民群众发展农业产业,致富奔小康的先进典型和经验作为重要工作,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2008年,市政府一次性拿出资金133万元对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奖励,市老促会从2010年起,每年都奖励有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的老区村,有效地引导和推动了农民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高龙镇高崖村2012年实行土地流转3000亩,种植花卉果树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作物,较大程度地实现种植结构的优化,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他们还和镇宝冶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在该村新建龙华欢乐园一座,安排就业150多人,一期投资6000万元,于去年6月份开园,可供游人休闲、观光、娱乐。顾县镇段西村流转土地1799亩,段东村流转土地963亩,连片种植花卉苗木。营防口村去年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保康好生活超市1处,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安排就业100多人,使村民不进城就能到大超市购物,干部群众非常满意。
四、 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大力支持老区发展
老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力支持。多年来,我市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注意加强对老区的宣传工作,创建了6个村级革命历史展示室和光荣传统纪念馆,在《西亳新讯》、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了老区建设专栏,动员社会各界不忘老区、支持老区,感恩老区、回报老区,积极从项目、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支持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动员有实力的部门和企业向老区投资建设项目,动员社团组织向老区伸援手,动员企业和爱心人士向老区献爱心,动员在外工作人员为家乡出力、献策、做贡献,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市陆灌局2012年对东一干渠缑氏镇段进行20年来的首次清淤,完成土方工程量22.7648万立方,新修和整修支渠30公里,改善和发展有效灌溉面积8000亩,投入资金300万元;市农业开发办公室在府店镇西口孜、夹沟、东口孜、府南等5个村投资964万元,开发1万亩土地,新打机井76眼,修沙石路18公里,维修渠道11.7公里,铺设地埋管道61.3公里长;市妇联与洛阳儿童图书馆等企业举行捐赠活动,为顾县小学捐赠图书1200余册,为缑氏二中“春蕾班”送去价值近6000元的夏凉被;洛阳市八方电器公司给我市老区学校送来学习用品价值1.5万元;北京清大拓维团队去年到府店镇安乐小学,捐赠桌椅60套、图书500册、学习用品100套、电扇10台、电热水壶10个、电脑1台、打印机1台、捐资硬化校园450平方米,资助6名贫困生和2名困难职工,提供助学金5000元,共计5万元。清大拓维培训班学员来偃师老区助教,这已是第四次;市中成集团实业有限公司2011年在大口乡马村的牛心山下,投资1000万元,建种养殖基地1处,一期工程包括500亩的中农短枝核桃改接区,500亩优质核桃种植区,10000只散养禽畜生态养殖区。同时采用以地养地的办法,在核桃树下套种牧草、花生、黄豆、红薯、药材、香草等低杆作物;2012年,市人社局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发放小额贷款1481笔,10831万元,扶持1537人创业,间接带动老区就业8000人,有力推动了岳滩摩托车配件、翟镇针织、缑氏葡萄种植等产业的健康发展。老区大口乡袁寨村村民郭淑红的养殖场原有小尾寒羊30只,由于技术、资金短缺,一度陷入困境。2012年,得到了人社局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创业贷款的支持,饲养场得到扩大,目前已拥有小尾寒羊70多只、黄牛12头,不仅及时还了贷款,还净赚20多万元。
以上是我市近些年动员社会力量,进行老区建设的不成熟做法和粗浅体会,我们的工作和上级的要求,与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洛阳市老促会的指导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老区建设的指示和要求,紧紧围绕市里的中心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大力发展老区经济,提高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老区又好又快发展,为早日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伊川县老促会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革.. 下一篇洛阳市老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