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下午,嵩县县委、县政府召开老区工作会议。县委副书记、县加快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白剑、县政府副县长张翀、县政协副主席党六平、县老促会会长席留及部分县直委局领导参加,专题研究老区扶贫与开发工作。会议认为,全县9个老区乡镇,58个老区村,多数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主要制约因素有,路、水、桥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文化、产业、技术落后,信息闭塞;缺少资金,发展生产无支撑等。今后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继续加强对老区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县委、县政府在老区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再成立一个中国老促会联系点工作组,由县委副书记、县加快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白剑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张翀、县政协副主席党六平、县老促会会长席留任副组长,车村、财政、发改、城建、国土、环保、旅游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具体负责企业建设的协调和服务工作。
二、不断加大扶贫搬迁工作力度。2001年,嵩县县委、县政府尝试有组织地将深山贫困群众搬迁下山,十多年来,在国务院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全县陆续建成搬迁移民安置点146个,安置山区群众9969户,41583人,搬迁扶贫工作初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预期目标。目前,县里规划2014年-2016年搬迁深山独居散居群众3万户、10万人。从房屋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卫生所、文化广场等服务设施建设,到扶持产业发展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计算,共需投入资金40.68亿元。要加强技能技术培训,按每年培训5000人次计,需投入培训资金1700万元。
三、努力拉大产业发展框架。依据县域山坡岭地广阔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林果、药材、烟叶、畜牧、旅游等项特色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嵩南板栗、山萸肉,嵩北小杂果,全县核桃”的思路发展林果业,按照“嵩南桔梗,嵩北皂刺,全县柴胡连翘”的思路发展中药材,同时以爬树鸡、草药羊、肉牛为主导,大力发展畜牧业。因地制宜,多策并举,大力发展旅游等服务产业,预计总投资41.3亿元。
四、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在交通上,经过国家交通扶贫和村村通公路建设,农村道路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由于山区面积大、地域广、人口稀,道路建设工作仍然任务艰巨。急需建设农村道路703.1公里,需投资28124万元。在饮用水上,全县尚有12万人饮水得不到保障,需建饮水工程80处,需投入资金5500万元。
五、积极做好古村落保护。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一些革命老区村已经出现空心村、无人村,站在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应该派专人、拨付专项经费进行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