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交流

TOP

努力形成整体合力 推动老区加快发展
时间:2015-01-28 15:37:43 作者: 偃师市老促会 【

 
偃师市老区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洛阳市老促会的有力指导下,坚持“关心老区、关注老区、支持老区、服务老区”的工作理念,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了党政联手,全社会参与老区建设的局面,推动了老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大扶持力度
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区建设工作,坚持把老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全市整体规划,统一研究、统一安排、统一部署,促使老区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偃师市加快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协调解决老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同时,明确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老促会会长,市委组织部部长和市政府一名副市长、市政协一名副主席担任老促会副会长,切实加强对全市老区建设工作的领导。二是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制订了《关于加快老区发展的意见》,要求各镇把促进老区加快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并要求各职能部门重视老区建设工作,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强协调,主动配合,形成帮扶老区的合力,积极主动地为老区人民办好事、实事,共同推动老区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完善机制,狠抓落实。通过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和加强老区建设各项工作。坚持实行“三个一”工作法,即坚持每年年初市委常委会听取一次市加快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老促会的工作汇报,为全市老区建设工作确定思路,提出指导性意见。坚持每年第一季度市委、市政府召开一次全市老区建设工作会议,对全市老区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部署,动员社会各界发挥优势全力支持老区建设,充分体现民营经济在老区建设中的作用。坚持每年10月份市加快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及老促会会长、副会长都集中察看一次老区村的重点项目建设,通过督促督查,狠抓落实,确保老区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60万元专项资金,用以奖代补的办法扶持老区村经济发展。目前,我市已召开8次老区建设工作会议,有力推动了老区建设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
市老促会在促进老区建设和发展工作中,坚持对市委、市政府和对老区人民高度负责的原则,深入调研摸实情,提出建议讲真话,努力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在工作实践中,坚持多请示、勤汇报、出实效、献良策,赢得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促”字上做文章,在“进”字上见成效,做了一些有益工作。一是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多措并举加强老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近六年来,我市在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7889.13万元,极大地改善了老区的面貌,方便了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二是制定了《关于市财政老区建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的使用办法》,重点对推进老区的道路、学校、文化卫生设施、农田水利设施、饮水安全、村部建设以及种植结构连片调整、发展养殖项目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使用进行了明确。三是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充分抓住上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大力改善老区发展环境。市老促会先后从省、洛阳市争取25个项目,共计资金291万元。对经周村、刘庄村、杨窑村、申阳村、佛光村、董村、东窑村道路进行了硬化,对韩村无公害蔬菜种植进行大棚改造和扩大面积,新建了4处村级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是建设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着力改善老区整体面貌。坚持“农村社区、城市标准”的要求,规划有道路、供排水、供电、广播电视、网络通信、绿化、亮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厕等设施。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9个社区。大口镇宋村社区建成后,市老促会于2013年给予奖励价值2万元的四扇四枢柱钢制大门一组;缑氏镇缑氏村凤凰城社区建设成绩突出,市老促会于2013年给予奖励价值5万元的时代金刚车一辆,专门用于垃圾清运;府店镇柏峪村自筹资金70万元,新开出山路3.9公里,市老促会于2014年给予奖励价值6万元的北京福田汽车一辆。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老区的基础设施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二、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对口帮扶
对口帮扶是扶贫帮困促进老区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是动员市加快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市老促会理事中的7个涉农单位加大帮扶力度;二是将老区村纳入全市扶贫重点范围;三是将项目经费向老区村倾斜;四是明确规定帮扶的具体任务目标;五是注重检查落实情况。
我市有省级扶贫重点村17个,其中9个是老区村;有“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重点村23个,其中13个是老区村。这些村大多都地处深山区,地理条件恶劣,交通闭塞,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慢,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较远。为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产业化,市委、市政府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百姓的心坎上。市委适时下发6号文件,把对口帮扶老区贫困村工作专门进行安排,安排11个委局分包11个老区村。市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专门召开老区贫困村党支部书记与市直帮扶单位负责人的见面会,提出了帮扶要求和工作目标。同时,市老促会下发4号文件,安排11个委局分包6个村,采取督查、交流经验的办法促进工作。府店镇佛光山区位于市东南部,是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创建的根据地。该山区有12个行政村,其中9个是老区村,5个是贫困村,由于该山区石材比较丰富,来往运输车辆较多,使进出该地区的主干道不能正常行驶。经老促会协调,市政府投资1430万元修通一条全长6100米,沥清路面宽9米,厚0.1米,水泥、沙石坐底厚0.6米的道路,解决了山区资源运输和群众出行问题。中岳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守德为修此路捐资100万元。老区缑氏镇刘庄村,由市老促会与农机局联手,向省老促会争取资金13万元,帮助该村硬化道路1500米长,带动投资42.8万元;新建成了占地13亩,投资500万元的正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兽药原料;老区邙岭镇申阳村,由市老促会与市扶贫办联手,向洛阳市老促会争取资金8万元,硬化了该村出村道路1060米长,带动投资21万元。市农业局为了改变该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产业化,出资40万元,帮助修建蓄水池一座。老区府店镇佛光村,由市老促会与市扶贫办联手,向洛阳市老促会争取资金13万元、扶贫资金56万元,硬化了该村出村道路3000米长。市委组织部2012—2013年对后进村开展整治,对田北村、后周村、李湾村、西张村、府北村、郜寨村、肖村、官庄村,郜寨村等8个老区村的整治,流转土地1200亩,与山东鲁花集团合作,种植黑皮花生;田北村通过整治,新发展土豆种植面积400亩,使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规模种植8亩以上的农户占全村70%。又聘请了洛阳农科院专家到村授课,讲解土豆种植知识和病虫害防治,让科技人员在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实行科学管理。府店镇来定村小学教育设施需要改善,市老促会争取市教育局20万元、洛阳市财政扶持12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建。大口镇经周村需要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市水利局出资40万元进行帮扶,确保了该村1200名群众的饮水安全。大口镇后周村需要硬化村组道路,市总工会捐赠65吨水泥帮扶该村,干部群众非常高兴。
三、发挥老区群众主体作用,以产业化促进脱贫致富
近年来,我市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规模化建设,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走上了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在这方面,我市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引导老区干部群众,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弘扬老区精神,自力更生,勇于创新,建设美好家园;二是积极推广老区群众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的经验,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我市民营经济实现了工业产业化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机结合,人人都能搞经济。工业产业化基本包括矿产开发、耐火材料、石油弯管、电线电缆、制鞋针织、摩托配件、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其经济总量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6%,大部分劳动力在家门前就可以就业。农业产业化形成了小麦良种和优质小麦、无公害蔬菜、鲜食葡萄、花卉苗木、畜牧养殖等五个优势产业。其特点是发展基础日益巩固、龙头企业逐步壮大、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品牌培育越来越多、合作社建设取得实效。在65个老区村中,建成了缑氏葡萄、大口养猪、韩村蔬菜、翟镇土豆、顾县花卉等都有一定影响的特色种养殖基地。布村旺民饲养场奶牛存栏3800多头,位居河南省同行业前茅;六和肉鸡加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年加工肉鸡2500万只,年产值8亿元;2012年汉红葡萄产业化集群代表洛阳市迎接了全省农业集群巡回观摩组的检查考评。由洛阳市老促会和我市老促会联合对向民葡萄专业合作社坚持走为社员服务法律性质的新型合作化道路和田中村靠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实现农民增收的产业经济发展经验都在国家、省、市老区建设刊物上进行了推广。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区的产业化项目建设。一是先后出台了《偃师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扶持奖励农业产业化经营办法》、《偃师市关于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和《偃师市花卉苗木经济林产业带发展奖励办法》。2008年,市政府一次性拿出资金133万元对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奖励,市老促会从2010年起,每年都奖励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搞得好的老区村。二是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广泛动员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全方位地开展招商引资。全市引进涉牧龙头企业7个,总投资额达6.5亿元,其中山东六和肉鸡加工项目、肉鸡标准化示范项目和一个大型养猪场都建在老区村。三是搞好服务。积极组织100名农业技术人员,在全市226个村建立了1000多个农业科技示范户,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和实用新技术;积极建设农产品固定市场,大力发展田间市场,切实帮助和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难题;搞好流通服务,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架起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四、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大力支持老区发展
老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支持。多年来,我市在这方面从项目、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是动员有实力的部门和企业向老区投资建设项目;二是动员社团组织向老区伸援手;三是动员爱心人士向老区献爱心;四是动员在外工作人员为家乡出力、献策、做贡献。市陆灌局2012年对东一干渠缑氏镇段进行20年来的首次清淤,完成土方工程量22.7648万立方,新修和整修支渠30公里,改善和发展有效灌溉面积8000亩,投入资金300万元;市农业开发办公室2012年在府店镇西口孜、夹沟、东口孜、府南等5个村投资964万元,开发1万亩土地,新打机井76眼,修沙石路18公里,维修渠道11.7公里,铺设地埋管道61.3公里长;市交通局2013年对缑氏镇缑氏村至大口镇后周村的12公里长的主干道实施改造、扩宽、提升,使缑氏、大口两镇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原来的III级路提升为II级路,原来的7米宽路面增至9米,总投资3663万元;市教育局2013年帮助顾县镇中宫底村建教学楼一座,投资125万元。2014年安排资金260万元,重点支持缑氏镇一中进行综合楼与操场建设;市体育局2014年安排资金120万元,重点支持大口、缑氏村建设文体广场;团市委2013-2014年为大口、府店、缑氏等镇的11个学校建爱心厨房,投资5.5万元;市妇联会与洛阳儿童图书馆等企业举行捐赠活动,为顾县小学捐赠图书1200余册,为缑氏二中“春蕾班”送去价值近6000元的夏凉被;洛阳市八方电器公司给我市老区学校送来学习用品价值1.5万元;市光明高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中庭2009年为董村修路捐资15万元;市宝冶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辛宝卿2010年为高龙村发展教育事业捐资6万元;香江万基铝业公司董事长马克欣2012年为西口孜村建文化广场捐资30万元;北京清大拓维团队2012年到府店镇安乐小学,捐赠桌椅60套、图书500册、学习用品100套、电扇10台、电热水壶10个、电脑1台、打印机1台、捐资硬化校园450平方米,资助6名贫困生和2名困难职工,提供助学金5000元,并先后四次组织清大拓维培训班学员到偃师老区助教;市中成集团实业有限公司2011年在大口镇马村的牛心山下,投资600万元,建种植基地1处,包括500亩的中农短枝核桃改接区,500亩优质核桃种植区,采用以地养地的办法,在核桃树下套种牧草、花生、黄豆、红薯、药材、香草等低杆作物;2012年,市人社局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发放小额贷款1481笔,10831万元,扶持1537人创业,间接带动就业8000人,有力推动了岳滩摩托车配件、翟镇针织、缑氏葡萄种植等产业的健康发展;2014年6月5日,市民政局慈善协会引导贝因美公司捐赠价值26万元奶粉,发放给我市贫困家庭中的2岁以下婴幼儿,每个婴儿1箱,价值1000元以上,有240多名婴幼儿得到捐赠,受到老区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老区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大家付出不懈的努力,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2014)12号文件精神,在洛阳市老促会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大力发展老区产业经济,提高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争取广大老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 偃师市领导察看老区建设工程 下一篇市老促会2013年度三公经费和年度..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