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TOP

沐浴在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阳光下——嵩县老促会西柏坡等地参观学习汇报
时间:2020-11-27 14:48:57 作者:嵩县老促会 【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发扬红色资源的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按照洛阳市老促会“走出去学习经验,开阔视野,办好我们自己的红色教育”的要求,嵩县老促会同志们在县加快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乔万里,和县老促会会长席留带领下,于2020年11月5日至8日,前往平山县西柏坡、左权县麻田村、昔阳县大寨和正定县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的洗礼和优良作风教育,弘扬红色文化,加强自身建设。
  西柏坡,是我们久已神往的革命圣地。从公路旁标识的当年中央机关所在地的指示牌上,我们就感受到了革命战争年代所特有的红色热浪和战斗气息。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在此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并且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三大战役的胜利,敲响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丧钟,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武装不但从质上而且量上都完全占据了绝对优势,使得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进程大大加快。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特别提出了“两个务必”。她坚定了中国共产党上京“赶考”的决心和信心,也为全党“考试”考好为人民牢牢掌握政权提出了严格要求。
  在西柏坡纪念馆大厅《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大型浮雕前,凝望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的群体雕像,不禁为他们所肩负的祖国命运和前途的万钧重担深深震撼。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在苍松翠柏与鲜花的簇围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伟人并排佇立,举目远眺,热切地盼望着新中国黎明的曙光喷薄而出。周恩来总理说,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一个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东方大国,正是从中国北方一个小山村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
  麻田八路军总部座落在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麻田镇麻田村,坐北朝南,一进四合院落,砖木结构瓦房30余间。杨尚昆同志亲自为《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题字。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华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日本鬼子进犯的重点区域。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等党、政、军重要机关均曾在此驻扎。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杨尚昆、罗瑞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工作达五年之久,为打击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战胜利建立了卓越功勋。站立彭德怀同志狭小的宿办室中,重温他戎马匆匆的战斗经历,仿佛听到太行战旗猎猎轰响,看到狼牙山五壮士奋勇杀寇的壮烈场景,感受到山西军民团结抗日的艰难困苦,悲壮惨烈……。我们尊敬的左权将军,赤胆忠心为党工作,热爱人民爱护同志,在对敌作战中,奋不顾身掩护战友,不幸中弹牺牲,为革命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以他的名字作地名,改原来的辽县为左权县,表明了人们对他的无限敬仰与怀念,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镇的一个村庄,居于太行山革命老区腹地。虎头山下十年九旱,土地贫瘠粮食歉收,大寨人深为贫穷所困。解放后,大寨人开始了艰苦创业之路。在陈永贵同志带领下,大寨人鏖战虎头山,三战狼窝掌,无论寒暑从不间断,搬山填沟造平原,立志建成“小江南”,用勤劳的双手磨出了“大寨精神”。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大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一起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大寨人所创的业绩也得到了世界人民和许多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与肯定。大寨展览馆“春、夏、秋、冬”四款诗,是大寨人今天田园生活的生动写照:春雨入田草芽抽,九九耕地遍地走;犁耧耙耢闹养种,谷黍蔴豆喜入土。夏日禾苗竞争秀,入伏落锄似添油;浇水追肥忙管护,拔节抽穗盼早熟。秋风黄金满地流,玉米高梁赛珍珠;收割打场农家乐,瓜甜豆香话丰收。冬雪飞扬水流稠,顶风御寒战三九;垒堾展堰兴水利,一季辛苦胜三秋。虎头山下展厅院子中央,有一尊陈永贵同志的半身塑像,饱经沧桑的脸庞上,有他几十年在大寨艰苦创业所刻下的深深的印痕。雕像背后通往山上的石台阶,最下边一段是8层,是说陈永贵同志在中央工作8年;往上一段是28层,表明陈永贵同志有28年党龄;再往上是72层,记述陈永贵同志72载的人生。三重台阶,素净而庄重地展示了陈永贵同志光荣的一生。
  正定县在冀中平原上,紧傍石家庄市。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从任县委副书记到县委书记连续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多,用他的话说,正定是我从政起步的地方。中央党校编辑出版的采访实录《习近平在正定》,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续篇。采访实录通过受访干部群众的口述,生动展现了习近平从政起步的奋斗轨迹,展现了一位对党忠诚、善政为民、深入调研、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优秀干部形象。习近平同志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正定大地上书写了一部激情洋溢的青春感人诗篇。正是由于习近平等同志卓越的工作,使正定这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农业县与时俱进,始终奔驰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正定城区很少有楼房,且楼层不高;街道整齐,路面干净,可以感受到人们普遍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程度高,所以环境维护得相当好,包括共享自行车都摆放有序;主街道不设道沿,也让人自觉地不随意停放车辆。餐后,弹去身上奔波一天的劳累,我们来到正定县四大班子办公楼观瞻,这里也是习近平同志当年办公的地方。办公楼高五层,楼前围栏正中是毛主席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镏金大字,两边的横幅上分别书写着“心中有党 心中有民 心中有责 心中有戒”“解放思想抢抓机遇 奋力作为协同发展”,始终在激励和鞭策着人们不忘初心,努力工作。街道边上小花园树绿花红,两棵千百年树龄的老槐树搭枝相銜,在悄悄地交流一天的见闻,给人以静谧温馨的感觉。对面的小广场上,三国名将赵云的雕像威武可钦,彰显着他的勇敢与忠诚。休闲的市民,有的跳舞、有的练歌,几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起劲地比赛滑轮……,夜幕的灯光下,展示着正定人民幸福生活的绚丽画卷。
四天的学习,紧促又丰富,说起学习心得,大家都感触很多,主要谈以下四点。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兴旺发达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始终坚定不移的信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发展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正确思想的指引,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中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11日在西柏坡同当地干部群众座谈时,用“深刻借鉴”“深刻总结”“深刻忧思”“深刻认识”对毛主席关于“两个务必”谆谆教诲的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作了精辟阐述,并要求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以保证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几十年过去了,“两个务必”光辉思想常学常新,永放光芒。
    2.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刚刚成立又经历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朝鲜战争,千难万险,艰难曲折,悲壮惨烈,如何去评说斗争的艰难、环境的艰苦、战争的残酷都毫不夸张,无数革命先烈不顾自我勇敢面对,挺身而上视死如归,为了革命,为了人民解放,为了民族独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没有他们的无私付出,流血牺牲,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左权同志是无数革命先烈一位杰出代表,我们永远怀念他。作为老促会的同志,我们只有努力工作,争取为老区人民多办实事,多办好事,为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多尽一份心,多出一把力,才能更好地告慰革命先烈的有知之灵。
  3.幸福不是等来的。解放前,劳苦大众身受重重压迫,生命如草芥,生活无保障。解放初期,江山千疮百孔,百业荒废待兴,家底空空,生产力低下,人们仍在饿肚子、受寒冻。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同大自然斗,向土地要粮食,人们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大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我们永远不能丢。经历了几十年艰苦奋斗,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迈入了新时代,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也升上了新标杆。但是,天上不会掉福饼,新时代提出了新目标,新时代对我们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捋起袖子加油干!
  4.我们前进的路上充满阳光。习近平总书记曾任县委副书记、书记,起步接地气,有远见,肯学习,重实效,我们在正定学习时的所见所闻对此有深切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突出提升,国家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普遍提高,更凸显出习近平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远见卓识,胸怀宽阔的公仆意识和领导风范。今天,有习近平同志掌舵,有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党的事业继往开来,后继有人,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人民获得福祉的指数不断提高,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充满阳光。
  让我们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工作,努力奋斗!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国民党三十八军起义 下一篇偃师市老促会为第二批县级“弘扬..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