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TOP

办好乡村革命历史展示室 为老区建设注入精神动力
时间:2014-03-28 17:26:35 作者:市老促会 【
 
洛阳市是河南省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地区,是全省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经历史查证,并经各级民政部门认可的革命老区县(市)、区有10个,革命老区乡(镇)有86个,革命老区村有1086个。自2008年以来,我们把在全市革命老区开展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建设乡(镇)、村革命历史展示室(简称“展示室”)的工作作为宣传老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产生了很大反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老区建设注入了精神动力。
一、着眼加强主体主流教育,把展示室建设作为宣传老区的重要工作来抓
2007年初,我们在收集编纂《洛阳革命老区故事选》一书时发现,一些革命老区乡村,反映过去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革命故事很少有人知道,曾经发生在乡村的战役战斗被逐渐淡忘,甚至一些很有影响的英烈人物也无人记得。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我们党长期执政、较长时间处于和平时期、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老区宣传工作抓什么?在社会上一些人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思想迷惘的大环境里,靠什么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在一些老区乡村,面对思想教育薄弱的实际和两委班子不团结、经济发展滞后、群众思想保守、不求进取、民心涣散、民风不正的现状,靠什么凝聚人心,振奋精神?……这一系列问题现实的摆在我们面前。会长们经过认真的思考、讨论,一致认为,宣传老区是老促会工作的责任所系。宣传老区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引导人们不忘革命老区,继承优良传统,弘扬老区精神是我们宣传老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广大老区人民群众这个主体,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主流教育,用老区精神凝心聚力,促进老区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宣传老区的目的所在。鉴于目前部分乡村和部分群众淡忘了过去、淡忘了历史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办好乡(镇)、村革命历史展示室势在必行。因此,市、县老促会从2008年开始,就将在革命老区乡(镇)、村建设革命历史展示室作为宣传老区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开专题会议布置,以点带面促进,深入检查指导,在革命老区乡村扎实有序地开展了乡村革命历史展示室的建设。这项工作开展后,引起了各县(市)、区宣传、教育、民政、老促会、关工委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老区群众的普遍欢迎,大家反映说:乡村革命历史展示室,是宣传革命老区的有效形式,是进行全民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是挖掘、抢救革命史料的有益补充,是为老区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生动教材,是弘扬老区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现实需要。
二、着眼弘扬老区革命精神,因地制宜合理布展
我们在指导各县(市)、区建设展示室的过程中,注意抓了五个环节:一是研究提炼展出主题。革命老区乡村展示室必须突出宣传老区精神这个主题,这是大家的共识。为使展示室真正起到吸引人、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我们将洛阳的老区精神概括为“坚定信念、爱党爱国、忠诚奉献、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实干创业、开拓进取、谋求发展”,引导大家紧紧围绕弘扬老区精神来谋划展示室的建设。二是广泛收集展出资料。通过在本地动员群众搜集、外地调查获取、革命史志查找、走访健在的革命前辈回忆等多种途径,广泛收集有价值的先辈的遗物、回忆录、反映革命历史背景的文字资料、图片和实物。吉利区横涧村在建设展示室的过程中,为了收集资料,村干部自己出资去北京、广州等地请健在的老领导和烈士子女征集资料,写回忆录;新安县仙桃村是革命烈士侯步云的故乡,为建展示室,侯步云的亲属捐出了保存70多年的烈士血衣和遗物;伊川县官庄村在建展示室的过程中,革命前辈李士拔之子专程从广州赶回老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在展示室建设过程中,先后收集到影响较大、在当地工作斗争的历史资料、图片、实物等200多件(篇),为展示室的建设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和展出内容。三是精心选择展出内容。面对众多的史料,为保证其真实性,本着历史事件真实、英烈人物影响较大、史实资料丰富、遗址遗物保留较好、有宣传意义等原则进行了筛选,一些重要的反映历史事件和英烈事迹的史料,还逐一到档案局查对核实。在此基础上,将反映光荣革命历史、优良爱国传统、艰苦奋斗精神、改革开放成果等内容都纳入展示室,力求既展示革命战争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史实资料、值得纪念的英烈人物,也展示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本乡本村值得记住和学习的人和事,使展示室具有乡土味、说服力,让群众喜闻乐见,可信可学。四是科学谋划展出格局。我们在创建展示室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哄而上。在展示室建设的地点选择上,有建在革命遗址上的,有建在学校的,有建在村两委的,也有建在烈士陵园的;在展出形式上,力求做到有展板、有展柜、有史料、有图片、有实物;在展出规模上,有的两间房,有的四间房,还有的达到了六间房。有的展示室以革命历史、革命事件为主,有的展示室以战役战斗、英烈人物为主,虽然规模大小不一,但展出效果一样。五是多方筹措展出经费。展示室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我们采取协调机关部门拨一点、乡村两级筹一点、群众自愿捐一点的办法解决了展示室建设中的所需经费。偃师市申阳村是该市第一个建立党组织的革命老区村,该市老促会协调市委组织部从党费中拨出5万元,在党组织活动过的遗址建起了展示室;新安县正村乡古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太岳五地委、专署和分区所在地,该村筹资20余万元,对古老破旧房屋修缮一新,建起了展示室;伊川县马回村60多名60岁以上老人知道村里要建展示室后,自觉捐款2800余元,为展示室请回一尊1.7米高的毛泽东塑像,帮助展示室的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10个革命老区县(市)、区,已经建了50多个乡村革命历史展示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展示室有42个,经过市委宣传部和市老促会逐一检查验收,于2011、2012和今年先后3次以市委宣传部、团市委、老促会、关工委四家的名义联合命名为“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展示室有33个。
三、着眼增强展出效果,不断完善管理措施
展示室建起来后,为规范展示室建设,增强展出效果,充分发挥展示室的教育功能,市委宣传部和老促会于2011年以洛市宣联(2011)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弘扬老区革命传统,搞好教育基地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通知》,2012年又以洛宣发(2012)20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革命老区乡(镇)、村革命历史展示室建设的意见》,对展示室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要求,进行了规范。围绕完善展示室的硬件设施建设,要求对院落房屋、门窗要及时维护修缮,对参观的进出道路要及时整修硬化,对展示室的周边环境要及时整理清扫,对展板展柜要加强维护,对建在革命遗址上的展示室要修旧如旧,尽量保持原貌。围绕不断充实丰富展出内容,对进一步收集展示有价值的先辈的遗物、回忆录,调整现有版面,增设展柜等提出了要求。围绕加强经常性管理,明确提出了要对已被命名的“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归口宣传部门管理、展示室的常态化管理,由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负责、各展示室要明确具体人员专门负责日常管理,做到每个展示室都有管理制度,有参观计划,有管理人员,有讲解员,有参观记录,有留言簿等要求。各县(市)、区老促会也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更加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为保证管理制度措施的落实,我们还组织对展示室逐个进行了检查。为鼓励先进,2011年对16个建得较好的展示室分别补助了5000元;2012年整理、编辑出版了《洛阳市革命老区乡(镇)、村斗争史资料汇编》一书;今年又从老区建设特殊经费中安排15万元,对23个建得好、管理好、发挥作用好的展示室予以奖励(其中7个展示室各奖1万元,16个展示室各奖5000元)。这些管理措施的落实,有效的保证了展示室资料、实物的安全,保证了周边环境的整洁,增强了展示室的教育功能和展出效果。
四、着眼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加强教育引导
建设乡村革命历史展示室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挖掘、收集、整理和保存宝贵的红色资源和历史资料,为学习英烈事迹、继承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提供平台和载体,为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提供阵地和场所;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为了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过去光荣的革命历史,从革命历史中吸取营养,用英烈的事迹和优良的传统激励大家弘扬老区精神,做好今天工作,为加强老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注入精神动力,促进老区又好又快发展。一句话,充分发挥展示室的作用是最终目的。我们为了充分发挥展示室的作用,一是注重有组织的参观受教育。展示室每年都有组织参观的计划,每月都有相对固定的开放时间,结合村民教育、村两委班子调整和干部变化、新党员入党、青年入团、兵员征集、学生开学、重大节日等有利时机,及时组织大家参观学习,并写出心得体会、观后感,促使大家从参观中受教育、受启发。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的展示室仅2012年组织参观受教育的人员在2万人以上。二是注重发挥义务讲解员和干部的引导作用。每个展示室不仅有熟悉历史和展示室内容的讲解员,而且还有经历历史事件的本地老人和熟悉本乡村历史的干部。每次参观,都由他们进行讲解引导,有针对性的引导大家重温革命历史,学习英烈事迹,继承光荣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激发大家爱党、爱国、爱军、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热情;激发干部群众勤劳致富、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热情;激发村民移风易俗、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积极改变村容村貌的热情;激发青少年学生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成才、长大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热情;激发革命先烈人物的后代和在外工作人员积极为家乡的建设建言献策、力所能及作贡献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安县仙桃村,通过向英烈人物学习,干部群众关系融洽,村民素质明显提高,他们以烈士为榜样,开展“学英雄、鼓干劲、找问题、立目标”活动。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村貌,改变了生产生活条件,调整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村民收入,带动了村风民俗的明显好转,使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庄改变了面貌。伊川县吕店镇,利用展示室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学习前辈的革命精神,积极发展生产,利用当地适宜种植谷子这一优势,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促进了村民快速致富。该县平等乡马回村在外的工作人员参观展示室后,主动为该村学校捐资5万元用于助学。三是注重搞好融合协调。为使展示室向周边辐射,向更多的人开放,让更多的人受教育,我们做到了建在红色旅游线路上或附近的展示室与旅游部门融合,将展示室作为旅游的参观点;建在烈士陵园的展示室,与民政部门融合,结合悼念烈士、缅怀先辈组织参观;建在学校及其附近的展示室,与教育部门融合,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课堂。我们还主动协调宣传、组织、纪检、团市委、关工委等部门和群团组织,适时组织干部群众到一些展示室参观受教育。充分利用现有红色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不忘历史,学习英烈,铭记英烈,并从中受教育,受激励,受鼓舞,最大限度的发挥展示室应有的积极作用,使展示室真正成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乡村革命历史展示室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不仅抢救、挖掘了大量有价值的红色历史文物和史料,对当地历史资料作了有益的补充,告慰了先烈,更重要的是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真实可信的课堂,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经常化,更加深入人心。特别是先烈的英模事迹和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老区精神,感染了当地干部群众,为老区加快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有效的促进了老区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促进了老区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促进了村风民俗的较大改善,促进了青少年学生崇高理想信念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建了展示室的乡(镇)、村干部普遍反映:自建设展示室并组织群众参观受教育后,党支部的凝聚力增强了,经济发展了,群众富裕了,村容村貌变化了,社会安定了,邻里矛盾少了,家庭和睦了,学生用功了,升学率提高了。重庆一个叫李明的青年,在“洛阳老区网”上了解到新安县古村展示室有一名川军李家钰将军的事迹后,很受感动,自费组织了6个人,专程到新安县古村参观学习,并动情地说,你们搞的乡村革命历史的展览,为我们青年一代发扬传统、不忘历史提供了平台,也为我们积极向上、建设美好家园增加了精神力量。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市委农工委到孟津县革命老区接受.. 下一篇省、市、县领导为偃师市顾县镇段..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