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精神薪火相传 红色光芒永不褪色
伊川县酒后镇和乐中心小学校长 史小利
“皋山不墨千秋画,伊水无弦万古琴”,走进酒后这片红色的沃土,仿佛就能看到当年革命志士的伟岸的身躯,听到他们澎湃的心声。1932年10月,中共党员谢中锋在“和乐学校”建立了伊川第一个党支部,从此星星之火从这里引燃,革命的旗帜插遍伊洛大地。
“九一八”一声炮响,震撼了伊水皋山,酒后地区抗日救亡的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一批批和乐学子弃笔从戎,分赴大江南北,驰骋长城内外,他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走进革命展示室,一块块展板、一幅幅图片,都记录着那个年代的酒后儿女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我们不会忘记和乐学子谢中锋秘密建党,时云峰血染疆场,时乐濛创作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革命歌曲……缅怀这段光荣的革命历史,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个英雄的名字:杨欣斋、牛君仰、许毅、韩夏月……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他们是英雄、是路标、是丰碑!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事迹,一个个可赞可叹的信念,一个个可敬可畏的军魂!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憾!
今天,在和乐校园我们以这些英雄的名字来命名班级:均膏班、乐濛班、星海班、中锋班……让英雄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如今的和乐小学,在校学生近1300名,是洛阳市学校管理先进单位、洛阳市德育特色学校、河南省示范性家长学校,教学成绩几年来稳居全镇第一名。回想2002年,当我接手这个学校时,学校仅有六个教学班,220名学生,各科教学成绩均处于全镇末三名,是什么原因让今天的和乐小学能够发展的如此之快?是信念!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和老区精神的发扬。先辈们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无时不在激励着我,让我心甘情愿地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忙碌着。十几年来,为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我放弃了很多,结婚只请一天假;生孩子仅仅休息了一个月就返回学校;弟弟结婚那天,高烧近40度的我还在学校忙着整理档案;父亲手术住院也只能让爱人陪护在床前;两个孩子从小在外婆家长大,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绕在膝前……十几载春秋冬夏、暑尽寒来,记忆里沉淀着青春的理想,岁月中绽放着人生的光彩,哪管青丝染白发,哪怕岁月蚀容颜,我将坚守在这片热土上,谱写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篇章。
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老区精神的传承者,我们要立足实际、开拓创新,让历史的积淀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我坚信:我们有能力培养出一批批有信仰、有追求、有智慧的国家栋梁之材,让老区精神薪火相传,红色光芒永不褪色。正所谓“抛头颅、洒热血,万里江山换新装;学前辈、勤发奋,老区人民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