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区人物

TOP

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时间:2012-07-03 17:17:43 作者:伊川县老促会 【
       ———伊川县马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建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考
伊川县老促会  李钢丁  张儒杯  李聚池
 
马庄村位于伊川县平等乡南部,大部分耕地在伊河川区,灌溉便利、土地肥沃、生产条件优越,历史上村民靠种植粮食作物生活。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王建民开始摸索食用菌种植并获得成功,其独创的“仿野生立体覆泥栽培模式”,采用仿野生原理生产的鲜菇,以其原生态、纯天然、味鲜美、口感好而倍受消费者喜爱。生产的鲜菇先后获得中国农业部、河南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品认证。产品注册“马庄育良”商标,被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王建民致富后,没有忘记乡邻的生活依然清贫,于是他开始引导和帮助同村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2010年,马庄村从事食用菌种植户450余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89元,食用菌生产成为马庄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07年10月,王建民联合18家种植户,筹集股金75万元,成立了“伊川县马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制种、栽培、销售一条龙服务,带动本村和周边村1500户农民从事食用菌种植,年创经济效益1300余万元。由于成绩突出,他多次荣获“河南省科技致富带头人”,“河南省科技人才”、“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王建民成为造福桑梓、惠泽百姓、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2007年至今,马庄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被河南省农业厅、洛阳市人民政府、洛阳市农业局和洛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分别授予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洛阳市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洛阳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洛阳市先进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2011年7月,马庄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被省委农业工作办公室等四部门授予河南省杰出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称号。马庄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鲜菇获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品论证和农业部无公害认证。产品申请注册“马庄育良”商标,该商标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马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及理事长王建民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在全县乃至全市推广。
 
泥水匠变成了“蘑菇人”
王建民出生于伊川县平等乡马庄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1985年,刚出校门的王建民带着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步入社会,很快当了一名建筑工人。几年时间,他随从建筑队东奔西走,吃苦耐劳,很快成了砌墙抹灰的行家里手。1988年秋天,在洛阳打工期间和几位同事闲聊时,无意之中听说种蘑菇不错,如果种的好,比起泥水匠收入要强得多。之后,他利用休息空余时间去查看蘑菇种植有关资料,并到洛阳农科所取经。1988年10月,在洛阳农科所农艺师刘法义老师的指点下,他决定开始尝试栽培平菇。他拿出自己节省下来的300元工资,购买了菌种棉籽壳和塑料袋,在自己不到30平米的闲置空房试种。4个月后,试种获得成功并得到收入800元,王建民感觉效果不错。往后四五年间,在农活和搞建筑的空闲时间,便慢慢摸索扩大平菇种植。1994年秋季,他准备了1500元,买了5000斤棉籽壳和其他物品,没有场地,便借用村里露天剧院的戏台,拌料、装袋、培养,甚至晚上露宿都在戏台上。从此以后,他辞掉了泥水匠,变成了“蘑菇人”。
 
 劈荆斩棘开拓创新  独创立体栽培模式
王建民自此倾尽全部家当开始种植蘑菇。然而,一个月后意料之外的灾难不期而至:菌丝不长,种植失败。面对惨重的打击,他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弄清楚了此次失败是菌种被细菌感染所致。这使他认识到,成功栽培食用菌的关键之一是必须有好菌种,要想种好蘑菇,就一定要掌握制种技术。于是,他远赴河北、山东、山西、江苏等种植基地拜师学习。经过多次试验,苦心探索,他在传统固体制种的基础上,不惜重金购买新设备,引进液体菌种的生产技术,克服了固体菌种成本高、风险大、污染率高、纯度低、产量低等不利因素,终于掌握了液体菌种发酵技术,为日后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经过连续多年的栽培实践,王建民清醒地认识到,食用菌对栽培环境要求较高,要保证良好的环境,必须搞野外种植。于是他又借鉴外地经验,选择了日光温室栽培法,成功地把食用菌种植从室内搬到了户外。
   1995年秋季,县委、县政府提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强力推进温棚蔬菜种植模式。王建民抓住这个难得机遇,获得贷款5000元,又自筹3000元,购买了l万斤棉籽壳开始大规模种植,当年实现产值近两万元。到了1996年,他又扩大了生产规模,高峰期日产鲜菇1000斤一3000斤。然而,正当采收旺季,市场达到了饱和,他无奈雇车把大批鲜菇运到洛阳中原菜市场,以2角钱一斤的低廉价格批发了出去,结果是光增产,不增收。面对沉重的灾难,看着已投入的设备,想想来之不易的种植成果,他坚定下一步必须要想方设法开拓市场,解决销售问题。通过市场调查,走访客户,王建民借鉴其他商品包装方法,琢磨出用一袋一斤的塑料自封袋包装法。以每袋1.5元的价格投放到洛阳大张、丹尼斯等知名超市后,随即打开了洛阳市场,也打开了之后畅销全国各地的良好开局。
在栽培过程中,他不断摸索和借鉴、吸收,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栽培模式。由于菌袋后期严重失水,出菇比较困难,他便想出用雨水积泥覆盖菌袋的办法,这样出的菇尤其的肥厚,菌柄短,口感滑脆,产量也高。于是他又进行多次尝试,最终形成了菌墙立体覆泥栽培模式。模仿野生原理,先把培养料和处理土混合,垛成菌墙,再用泥巴把表面封住,然后进行养菌管理。立体栽培既合理利用了空间,泥土封面又杜绝了菌虫和螨类危害,同时也避免了因农药造成的污染,还省工省时,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生产结束后,他发现培养料里仍有30%营养液没有被充分吸收,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于是他又发明了自然水灭菌法,采用此法处理废料并利用剩余营养再次种植,既保护了环境,又降低了种植成本,味美、健康且廉价的食用菌便占尽了市场先机。
    组建专业合作社  带动农户同致富
2007年10月25日,洛阳市第一个食用菌专业种植合作社——伊川县平等乡马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宣告成立。王建民当上了理事长,成为集食用菌生产、科研、销售、服务一体的经济实体的掌门人。该合作社以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的农户为主体,按照自愿、自立、互助原则,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提高社员组织化程度和增加社员收入为目的,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和“一人一票制”方式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我服务,社里财产,归全体社员所有。社员享受平等权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依法维护社员的合法权益。
马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时拥有职工50余人,技术人员15名,公司占地15亩,无公害大棚12座2500平方米,菌种房、仓库、生活用房等1150平方米,水电路设施俱全。主要生产设备有搅拌机、装袋机、接种机、蒸气炉、高压锅等生产设施,配备有送货车,年产值90余万元。随着食用菌种植的良好社会效应的不断扩展,合作社社员数量不断增加,2011年参加合作社的种植农户达450余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0%,王建民成了名符其实的马庄村村民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不懈追求  永无止境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党政领导的高度赞扬。但王建民同志不骄不躁,立志要干出更大业绩。
近年来,党和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出“福民强县”经济目标,制订了多条优化环境措施。王建民审时度势,拟定了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变废为宝的经济发展方向。目前,马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利用秸秆大规模栽培食用菌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每吨玉米秸杆可收鲜菇800公斤,每公斤按2.5元净收入计算,每吨秸杆可换回收入2000元。2011年马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玉米秸秆20万斤,单此一项农民增加收入20万元。出过菇的废料又可以作为优质饲料和肥料,实现了农业生产资料的良性循环,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农业生态效益得到和谐统一,同时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县、乡、村的秸秆禁烧难题,可谓一举多得。
 
食用菌发展前景的思考与建议
食用菌种植是项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短、平、快致富项目,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种植效益十分可观,投入1元成本,短时间内可获得2—4倍回报。马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有成熟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因此扩大食用菌种植,既可实现农民工就地转移,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既科学利用作物秸秆,又减少秸秆焚烧,大气环境得到美化,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展望食用菌的未来,王建民理事长更是雄心勃勃。他为我们算了一笔账。全县玉米播种面积35万亩,每亩地产玉米秸秆按300公斤计算,每年产生玉米秸秆10.5万吨,若70%用于栽培食用菌,种植食用菌每年产生效益约1.5亿元,既可产生远大的经济效益。
伊川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学可持续发展,就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食用菌种植是一项非常好的农民致富项目。因此,要把食用菌产业纳入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之中,对食用菌产业重新定位,根据乡镇具体情况确定建立食用菌种植基地及专业合作社,并给予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要加大对无公害食用菌品牌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商标行为,充分发挥“马庄育良”品牌的优质效应;鼓励农业院校毕业生下基层开展食用菌种植,带动更多农民以科学方式发展食用菌生产。
 
编后语:王建民同志致富后不忘乡邻,带领家乡人民种植食用菌创富的事迹确实令人感动,他是需要被这个时代铭记的“带头人”。伊川县老促会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形成了这篇具有可读性、可借鉴性的文章,受到伊川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陈俊荣的高度重视,并在报告上批示:“此调研报告很好,请转农业、科技等部门认真推广落实”。现将此文刊登,请大家学习参阅,希望大家今后加强对致富典型的宣传,充分发挥这些带头人的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沤心沥血为老区 多策并举富村民.. 下一篇县长关心老区建设——记伊川县县..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