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区人物

TOP

张兆国:一个老兵的老区情
时间:2014-09-09 15:53:14 作者:洛阳日报社记者 王晓丹 【
 
 
 
 
张兆国(左)与企业家交谈
核心提示

离开家近半个世纪,他为家乡发展尽心尽力;东奔西走牵线搭桥,他为家乡贫困学子圆梦无怨无悔……近日,记者奔赴上海,探寻一名老兵与革命老区赵保的不解情缘。

1 回望:东奔西走助家乡学子圆梦

身材清瘦、不善言辞,上身一件随意的短袖T恤,下身穿着军裤……眼前的张兆国,在人群中并不起眼。

今年61岁的张兆国,出生于宜阳县赵保镇东赵村。4岁时,他从父随军。1969年中学毕业后,他在革命圣地井冈山参军入伍。2000年,他任上海市徐汇区区委常委、武装部部长。

2003年4月,张兆国因丧母返乡。在处理后事之余,他走进宜阳县赵保镇屏阳中学,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一座只建了一层的教学楼孤寂地横在校园中。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返沪后,他一直把屏阳中学的事儿挂在心上。一有机会,他就向身边朋友讲述屏阳中学的历史和现实困难,并表示想募集资金帮助家乡新建学校。

2003年11月,张兆国再次返乡。这回,他带来了首批建校资金150万元。屏阳中学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

2004年11月8日,屏阳中学新教学楼竣工。在竣工典礼上,张兆国又带来了上海徐汇区教育局捐赠的电脑和图书。

2012年,张兆国动员上海各界企业家捐资50万元,成立“屏南教育基金会”,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2 乡情:带着感情为家乡做事

近日,记者在上海走访了一些参与屏阳中学援建的企业家。谈及张兆国,大多数人这样说:这是一名老兵在带着感情为家乡做事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说,张兆国的身体一直不太好,2006年曾因肾功能衰竭住院。可是他毫不在乎,还积极动员别人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从上海回来后,记者来到宜阳县赵保镇屏阳中学,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栋三层的教学楼,18间教室宽敞明亮,每间教室还配有电视;学校不仅配备校园广播系统,还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教学楼前还有一块硬化的操场。

3 愿望:传承老区红色记忆

2012年退休后,张兆国每年都要回来一两次,每次都邀请一些企业家去屏阳中学看一看。“每年回家的日子都有限,总想多住一些时间。而屏阳中学就像是我抚养的婴儿一样,我会持续地关注它,让它健康成长。”张兆国说。

谈及未来,张兆国还有一个设想,就是建立赵保老区革命历史陈列馆,把赵保的红色历史景点串联起来,打造老区红色旅游专线,让人们重温红色经典,带动家乡的旅游和经济发展。

张兆国说,在战争年代,革命老区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作为一名军人,他觉得有责任为老区、为家乡多做贡献。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只是起个牵线搭桥作用,功劳都是企业家的。”在采访结束时,张兆国如是说。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发扬革命传统 造福老区人民——.. 下一篇为老区的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