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TOP

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史秉锐同志在洛阳市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3-08-19 16:51:29 作者: 史秉锐 【


各位老领导、同志们:
这次会议,看到这么多老领导、老同志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坐在一起共商加快老区发展大计,我感到非常高兴。加快老区发展事关全市“福民强市”工作大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全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区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老区发展,2008年专门下发了加快老区发展的意见,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老区人民奋发图强,全市老区经济社会实现持续较快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壮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老区发展取得这样的可喜成绩,老促会功不可没。各级老促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主动为党委、政府分忧担责,为老区人民排忧解难,为老区发展提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营造了关心老区、支持老区的浓厚氛围,许多老同志不顾年高,不辞劳苦,为老区发展弹精竭虑,四处奔波,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老区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刚才,张松涛会长传达了中国老促会四川“广元会议”精神,偃师市的同志介绍了经验和作法,讲得都很好。会议还要组织大家今天下午和明天上午进行参观。现在,结合当前我市老区的形势和任务,我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要用真感情
洛阳是全省革命老区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在10个县(市)区中,老区人口占全市农村人口的一半左右,地域和耕地面积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二,特别是老区的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群众的生产生活还十分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老区农民的年收入与全市平均的差距逐渐拉大,由2007年的1766元扩大为2012年的2732元;二是基础设施条件亟待改善。丘陵山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至今仍有25%的村吃不上安全水,37%的自然村不通水泥路,还有一些村中小学没有食宿条件,更有2.5万户近10万人需要异地搬迁;三是老区贫困面仍然偏大,年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约占老区总人口的1/6左右,这些情况表明,老区工作当前仍然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再次明确指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今后要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11日专程到河北省西柏坡看望问候老区人民时动情地说:“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老区人民”。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革命老区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老区贫困状况如不尽快改变,我们就难以向先烈交代,向历史交代,向人民交代,因此,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关心、重视、支持老区,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意识,把老区建设和发展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老区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
二、狠抓落实,要用真干劲
革命老区作为在战争年代贡献巨大的革命圣地,解决老区困难,扶持老区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多年来我们对老区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要看到许多老区自我发展能力先天不足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老区的问题,要优先研究,对老区的困难,要优先支持,对政策的扶持,要优先倾斜,制定具体措施,推动老区加快发展。
    1.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2011-2012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方案,以老区贫困乡村为重点,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各级扶贫部门要加大扶贫移民搬迁力度,到2020年,完成涵盖老区在内的16万人山区散居、独居贫困农民异地搬迁任务,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走出一条通过移民搬迁推动老区发展的新路子。进一步加快扶持整村推进步伐,同等条件要优先安排老区,到2020年,完成6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同时,要结合老区实际,开展连片扶贫攻坚试点工作,拓宽扶贫开发思路,提高扶贫开发效果。
2.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基础设施是农村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要统筹安排公共财政向老区农村倾斜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强老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统筹兼顾城乡和老区协调发展,突出解决农田水利、交通道路、安全饮水、普及教育、医疗卫生等老区人民期盼的难点、重点,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不断提高老区社会保障水平。
3.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着力做好产业扶贫。这次会议要组织大家参观偃师发展规模化、产业化促农增收、带农致富的典型做法,偃师有偃师的特色,各地有各地的优势,要按照扩规模,上水平,增效益的要求,着力培育壮大老区农村主导产业,“十二五”时期主导产业覆盖老区村的比例要扩大30%,达到占老区村数的80%以上,通过培育主导产业,为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搭建平台,要从老区实际出发,根据群众意愿,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以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为核心,标准化生产为引领,集群发展农业示范园区,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围绕老区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4.要加强农业科技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素质。促进老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市场经济必须有高素质的市场意识。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把老区农民开展的农业科技培训放在突出位置,每年都要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使老区农村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项专业技术,实现多渠道转移就业。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老区的种植、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加快老区发展的基础。要大力加强老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核心力和战斗力,为推进老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要选好配强农村两委班子,加强引导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带领和带动群众致富的能力。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培育他们的造血功能,引导老区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村里有钱了,干部说话才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才有力量为群众多办实事,才能确保老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整合力量,要下真功夫
饮水思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回报老区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区建设,做到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努力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齐帮共扶支持老区发展的深厚氛围。
刚才,松涛会长传达介绍了四川广元会议精神,广元市在募集资金为老区办实事方面,在动员企业参与老区建设方面,在帮助老区改善民生方面等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偃师市的几个同志,也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他们参与支持、促进老区建设的先进事迹和经验,讲得都很好。近几年,我市老促会系统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引资引项工作也开展的卓有成效。五年间,从社会为老区引进项目129个,资金3968万元,运用这些资金为老区整修村、组道路87公里,为8400人解决了安全饮水困难,为12所学校新建了教学楼,为38所学校修建了阳光操场,为1200名学生解决每人每天一个鸡蛋的营养餐,为71个家庭困难的学生考上大学入学四年实行了全部免费等。我听说新安县石井乡五顷村有个学生,考上大学后去亲戚家筹集学费,回来时因大雨河水暴涨,趟水过河被洪水夺去了生命,市老促会实地考查后,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为该村申请到“江铃  溪桥工程”项目,为五顷村、元古洞村等四个村修建了四座便民桥,解决了群众长期以来的行路难问题。宜阳县老促会牵线搭桥,和在上海工作的老干部王兆国先生联系,募集资金350万元,为老区建了一所学校。今年7月,洛阳报业集团启动大爱洛阳微博公益活动,发动社会为今年考上的洛阳贫困大学生捐款,仅几天时间,就募集资金数十万元。这充分说明社会爱心力量汇聚起来,是支持老区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今后,我们要积极探索企业和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把企业对老区的帮扶从单向的捐赠支持,向互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老区建设。
同志们,加快革命老区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事业,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牢记光荣历史,弘扬优良传统,采取切实措施,合力攻坚克难,为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祝各位老领导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市老促会会长张松涛同志在“洛阳.. 下一篇洛阳市委宣传部、市老促会调查组..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