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TOP

省老促会副会长亢崇仁同志在洛阳市革命老区发展产业经济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省老促会副会长亢崇仁同志在洛阳市革命老区发展产业经济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014年7月9日)
 
同志们:
我今天参加洛阳市老促会在栾川召开的革命老区发展产业经济现场经验交流会感到非常高兴,会议开得很好,很圆满,我很受启发和教育。在此,我代表省老促会向支持革命老区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表示感谢,向不辞辛劳工作在基层的老促会同志们表示敬意!
这次洛阳市老促会把发展老区产业经济经验交流会放在栾川召开,足以证明栾川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产业经济发展,重视老区农村经济发展。我在洛阳工作多年,作为深山区的栾川县由于受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特别是深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收入都比较滞后。这几年,栾川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老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动员政府职能部门,因地制宜地发挥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有效地增加了老区农民的经济收入,使老区农村的面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可以说,同几十年前我在洛阳工作时的栾川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昨天下午,我们参观了“变废为宝、循环发展”的奥达特生物科技公司,该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土地入股的运营模式,使有限的资源,变成了增值的无限循环,有效带动了老区农民致富;通过参观利用山区的冷水资源养殖特色鱼和利用山地养猪项目,使我认识到任何地方都有资源优势,重点是人们能不能认识它,开发它,认识到位了,不是资源的也能变成资源;特别是潭头镇本草堂中药产业园项目,对我感触较大,他们仅三年时间就建成了集中药种植、中药加工、中药营销为一体的中草药产业园区,采取公司、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使多方共赢、多方受益,是一个非常得体、十分成功的产业经济典范。
同志们,洛阳重视老区的产业经济发展,抓住了根本,抓住了关键,抓住了促进老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点。去年,洛阳市老促会动员、协调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用了六个多月时间,走村入户,广泛调研,深入论证,周密部署,科学规划,形成了有本地特点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建议,这对今后一个时期洛阳老区发展产业经济将起到积极指导和规范作用。我想,革命老区大部分处于山区或丘陵区,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相对比较差,要按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困难还比较大,不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不行,不加快发展不行,最终目的是不断增加老区农民的收入,因此,要下大力气去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营模式,促进老区产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尽快使广大老区人民受益。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加快老区经济发展的希望工程。
同志们,昨天的参观、学习和今天的经验交流,使我对发展产业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组织产业发展、产业经济发展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都有了更加明晰的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此,我谈一些认识供同志们参考。
一、充分认识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坚持产业经济发展。全国农业连续十年增产,但农民经营性收入,加上财政转移支付收入和二、三产业的非农收入不足一半,大部分靠打工的工资,约占了总收入的46%左右。全国有2.6亿的农民工就算是一半进入城市,剩余的1.3亿农民要实现增收单靠传统的小农经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因为没有一个可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农民增收很难,必须通过发展产业经济,才能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破解农民增收难困局。昨天的参观和今天的经验介绍,都充分说明只有发展产业经济才能解决农民增收困难,才能缓解城乡收入拉大,农民收入不平衡,农业收入不稳定等社会问题。各地要充分认识和挖掘比较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具体如何组织产业发展、发展什么产业,对贫困地区农民带动力最大、见效益最快,我认为洛阳市用规划来指导产业发展,做得非常好。要从实际出发,特别是贫困地区,既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也要善于把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发挥后发优势,通过企业化运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走高端、高品质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子,带动农民增收,带动农民就业。昨天参观的几个点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一条正确的路径,要坚定信心,一抓到底,一定能实现让老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目标。
二、充分认识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坚持经营体制创新。产业经济体现的是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市场化,这“四化”的要求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所能够实现的,必须要通过创新经营体制才可以做到。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家庭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体制改革意见,我们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有了体制创新还要认真解决土地流转问题、股份合作问题、项目开发问题、利益分配问题等,但不管哪种经营体制,不管哪种合作经营模式,不管哪种企业资本投入形式,都必须建立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不能出现伤农害农现象,体制创新必须是在坚持家庭经营基础上的机制创新。
三、充分认识农村社会改革的问题,坚持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为产业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现在地方领导一谈经济,就是谈工业,招商引资、工业集聚区发展,谈这些工作,偏重这些中心,精力放在工业城市建设是对的,也是适宜的,无可厚非的,但不能只顾一头,丢掉一头,这一点邓凯书记在老区工作座谈会上特别作了强调,并要求大家重新学习农业。我认为社会目前问题,百分之八十在农村,随着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分工分业、就业的多元化,出现了很多社会不同层面的问题。如何解决不同层面的社会问题,只有坚持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才能增强农村社会稳定的内在动力,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四、充分认识老区发展的问题,认真落实贯彻省委12号文件。省委最近召开了全省革命老区工作座谈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省委、省政府新世纪以来下发的第二个关于加快老区发展的文件,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老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意见》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主体鲜明、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站位全局,指导性很强,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意见》对老促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老促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一要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加快老区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营造一个大环境。老促会要充分发挥促进作用,采取各种措施,动员各种力量,运用各种方式,大力宣传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通过宣传使老区人民认识到,老区人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以党的关怀、社会帮助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自强自立,发奋图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通过宣传,使社会各界关注老区、回报老区,形成支持、推动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二要努力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省委12号文件下发后,各级党委、政府都在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级老促会要主动当好参谋,协助党委、政府制定好本地区的实施意见,任务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政策、措施要得力,着力解决好加快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建立检查督促制度,确保省委12号文件的要求落到实处。三要搞好调查研究。老促会今后几年的调查研究,主要是围绕贯彻落实省委12号文件进行。要经常对老区、特别是贫困老区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摸清老区困难村、困难人口的底数、困难的主客观原因等,认真分析发展现状,找准影响发展的根本问题及原因,研究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对党委、政府提出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同时注意发现先进典型,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老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要继续为老区人民办实事。老促会的老同志要继续发挥与老区人民有深厚感情的优势,从实际出发,继续发扬奉献精神,本着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竭尽全力为老区谋发展、解难题、办实事,促进老区人民走向致富之路,早日圆老区人民的小康梦。
洛阳市老促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做了很多在全国、全省老促会系统很有影响的大事、实事,如革命历史展示室的创办、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发展、老区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有份量的调查研究等,连续多年获得国家和省的表彰。下一步老促会的工作,仍然要坚持党委、政府的主导地位,积极配合好党委、政府做好工作。要坚持老区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老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积极性。要坚持老促会的促进作用,以“促”见成效,以“促”增效益,紧紧围绕“促”字做好文章、做大文章,为党委、政府拾遗补缺,为老区人民早日圆小康梦而不懈努力。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市委常委、市委农工委书记 史秉.. 下一篇河南召开全省革命老区工作座谈会..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