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市革命老区发展产业经济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市委农工委书记 史秉锐
(2014年7月9日)
同志们:
这次革命老区发展产业经济现场经验交流会,是在贯彻落实全省革命老区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快革命老区小康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传达贯彻全省革命老区工作座谈会精神,交流全市革命老区发展产业经济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下一步促进老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措施。昨天,大家参观了赤土店镇奥达特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项目、狮子庙镇冷水鱼养殖项目、秋扒镇雁坎村青城山生态养殖项目和本草堂中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药加工项目,边看、边听、边议、边思考,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路,明确了目标任务,增强了发展老区产业经济的工作信心。今天,栾川县老促会等4个单位交流了各自在促进老区产业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张松涛会长就如何促进全市革命老区产业经济发展作了很好的讲话,省老促会亢崇仁副会长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大家认真贯彻,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快革命老区产业经济发展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提高对促进老区产业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发展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使老区人民与全省人民同步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核心任务是发展老区经济。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老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化水平低、产品竞争力差、融资难、农民增收难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老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只有发展老区产业经济,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使老区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只有发展老区产业经济,使农民与不同经营主体之间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分工协作关系,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才能把农民推向市场,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只有发展老区产业经济,才能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使农业发展与二、三产业发展有机地、内在地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只有发展老区产业经济,以各类经营实体为载体,逐步吸纳农业投资,才能走出封闭型农业的困局,走向开放型农业的广阔天地。应该说,发展老区产业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充分挖掘潜力,促进老区产业经济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区产业经济发展工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老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我们在对全市老区产业化发展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洛阳市革命老区2013-2020年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对每个老区村的优势所在、发展哪些产业、有哪些产业项目、采取什么措施,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内容涵盖每个乡、每个老区村,为促进老区产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关键在于认真抓好规划的实施和落实。
(一)实行大开放招商战略。要充分发挥我市革命老区的资源、生态等优势,进一步加大革命老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沿海以及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引进国内同行业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借助外力发展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外向程度高的龙头企业,争取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升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开拓能力。要加大资本、市场资源整合力度和市场运作力度,依托优势龙头企业,通过产权转让、产权置换、重组并购等形式,发展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切实改变老区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的困局。
(二)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经营等新型经营主体,放手发展民营和个体龙头企业,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政策等杠杆,支持有发展前途的龙头企业壮大规模,拓宽民营资本进军农业的渠道。要下大力完善各类经营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连结机制,让各类经营主体和农户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领头羊。
(三)选准支撑产业,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要从老区实际出发,根据群众意愿,充分发挥老区自然生态、特殊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林下经济,中药材、特色养殖等优势,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等资源,实施政策引导,动员社会资源,开发优势产业。要采取以奖代补、贴息贷款等方式,对老区的家庭经营、专业合作、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给予扶持,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一区一品的特色产业基地,拉长产业链条,打造名优品牌,带动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四)实施精准式产业扶贫。扶持老区加快产业经济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一要加强政府帮扶。各级党委、政府不仅是帮扶的组织者、推动者,也是重要的帮扶主体。各级财政的资金项目投向,对社会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今年我市将筹措资金1.5亿元,建设产业项目90个,对87个贫困村实施扶贫开发,计划帮助6.87万人脱贫。各个项目本着老区优先的原则,在搞好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老区倾斜。二要推动部门帮扶。各级发改、财政、扶贫、交通、教育、卫生、农业开发、国土以及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烟草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搞好结对帮扶,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千方百计帮助老区人民想办法、挖穷根、办项目、快致富。三要发动社会帮扶。各级各部门要研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资金、项目,以市场化和合作共赢方式,向老区有序流动。各类帮扶资金要做到规划到村、到户、到人,真正做到精准式扶贫,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有效促进老区产业经济发展。
三、充分发挥县(市)区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展老区产业经济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产、加、销各个环节,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协力配合和大力支持,尤其是县(市)区的党委、政府发挥着关键性主导作用。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发展老区产业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协调,集聚整体合力,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齐抓共促的局面。二要搞好服务指导。要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豫发(2014)12号《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为契机,认真抓好老区产业规划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和落实,研究制定推进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乡、到村、到人。要对产业项目的谋划、立项、资金筹措、组织实施,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和指导。三要强化政策扶持。各县(市)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对老区尤其是贫困老区,给予重点扶持,实施对口帮扶。帮扶单位要明确一人脱产驻村,使村村都有帮扶人员,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四、充分发挥各级老促会的作用
各级老促会是党和政府联系老区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具有政治优势、经验优势、组织和协调优势,是各级党委、政府抓老区工作的得力助手,是促进老区产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定期听取老促会工作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充分发挥其在促进老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参谋助手作用。
同志们,促进革命老区产业经济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是兑现对老区人民庄严承诺的一项神圣事业。我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老促会的积极推动下,一定能够把我市老区的产业经济搞上去,一定能够实现让老区人民与全市人民同步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