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TOP

五把“金钥匙”开启老区人民致富之门

  “七山二塬一分川”的典型地貌,让革命老区洛宁县头顶上有着“国家级贫困县”、“国家扶贫重点县”、“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片区县”三顶“穷帽子”。针对洛宁的贫困现状,县委、县政府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发扬老区人民的勇于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打造了“金果”、“金牛”、“金鸡”、“金叶”、“金融”扶贫这五把“金钥匙”,开启了老区人民的致富之门。

  “金果”托起大产业

  洛宁县是“国家无公害水果基地县”、“国家级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县”,水果产业是洛宁县的一个金牌产业。作为洛宁县的“地理标志产品”——上戈苹果已家喻户晓,鲜果品质已享誉国内外市场。洛宁还有一个“金果”,那就是另一个拥有“地理标志产品”之称的“金珠沙梨”,已成为水果市场的新宠。

  近年来,洛宁结合当地丰富的水果种植优势,研究出台了专项水果业发展扶持政策。对贫困户、带动贫困户的大户和企业新发展矮化密植苹果每亩补贴2000元,发展金珠沙梨每亩补贴1000元,西瓜、甜瓜等果品每亩补贴500元。2017年以来共补贴水果种植面积17700亩,发放政策补贴资金980万元。同时县委、县政府引进了全球最大的浓缩果汁生产企业——陕西海升集团,实施了总投资5.2亿元的海升现代果业示范园等重点项目。企业与项目所在地的村委和群众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每亩按照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进行流转,全县共流转土地4万余亩,年收入2000万元,受益群众5000余户;周边群众可以到果园务工,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月工资1600-3500元;企业还开展了果园托管,将水果基地分成20-25亩一个单元,由贫困群众进行托管,每亩托管费800元,超产收益每公斤0.2元;贫困村还可以用土地和资金入股企业,以入股金年8%的收益红利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收入,现在已有5个村与企业签订协议,共收益20余万元;海升集团还于18个村级合作社签订带贫合作协议,在大企业大品牌的营销下,拉动上戈苹果售价上升50%,实现了小水果带动大产业。

  目前,全县水果种植业人数达5.5万人,带动贫困户6000余户实现增收。上戈镇庙洼村贫困户曲小乐一家5口人,流转土地20亩,夫妇二人在海升水果基地长期务工,年总收入7万元以上;里石头村贫困户王金良流转土地22亩,年收地租金10384元,托管海升果园50亩,托管费收入每年4万元,稳定实现脱贫致富;马店镇关庙村张新宁种植10亩金珠沙梨,2018年收入10万元,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金牛”拓宽致富路

  近年来,洛宁县针对养殖户出台扶持政策,凡是全县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经申报批准新购买母牛、生猪、肉羊等进行养殖,县财政整合涉农资金给予扶持。2017年以来,经县、乡、村三级审核,共为2368户贫困户拨付扶持资金2008.7万元。同时,洛宁县依托丰富的畜牧资源优势,引进河南三阳畜牧、内蒙古科尔沁牛业等知名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河南三阳畜牧被誉为河南养羊第一股,是我国首家全程可溯源企业,与众多连锁商都由良好的合作,有着广阔的市场销路;内蒙古科尔沁牛业是我国肉牛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肉食品加工为主体、以绿色饲料加工、畜牧产品研制开发、草原生态建设为基础的肉牛集约化和规模化的产业链条,是国际化、专业化的现代肉牛产业。这些企业对于有养殖意愿,但缺少资金、人力,不具备养殖条件的贫困户,实施贷款购牛羊、托管代养、收益分成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即贫困户用扶贫贴息小额贷款入股养殖合作社,合作社与带贫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用贷款统一购买牛羊,由企业集中饲养,三年内企业按每年不低于8%的比例向合作社分成,贫困户每年可稳定获得低保收益,目前已有2502户贫困户入股托管代养。另外,企业优先安排贫困户从事养殖管理、服务等工作,工资标准每月不低于2000元,现已有近百名贫困人口进场务工。

  众多养殖企业的入驻,也带动了饲草饲料的需求。洛宁县出台扶持政策,若贫困户种植1-5亩全株青贮玉米每亩可获得补助400元。2018年全县种植全株青贮玉米10000亩,其中1000户贫困户种植3614亩,落实补助资金144.56万元。政府的有效引导与扶持,企业积极响应和鼎力支持,使“金牛”养殖得到健康稳定发展。

  “金鸡”唱响脱贫曲

  洛宁县的“金鸡”产业扶贫模式是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的资产投资收益类扶贫项目,并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2016年洛宁县与北京德青源公司合作,率先探索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模式,项目总投资7.43亿元,其中县政府融资平台农投公司投资2.5亿元,用于建设鸡舍、饲料厂、周转库、办公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德青源公司投资1.13亿元作为生物资产和生产运营,投资3.8亿元作为肉蛋加工中心建设资金和流动资金。

  双方合作约定,德青源公司无论亏盈,每年给农投公司付10%的固定资产租赁费作为农投公司收入,农投所得收益除还本付息外,用于解决全县贫困户中低保人口脱贫兜底保障、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支付扶贫公益岗位工资等。对有养鸡意愿且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以村为单位可联户成立养鸡合作社,每户贫困户在银行小额贷款1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资金由合作社统管,入社贫困户和合作社签订资产收益带贫合作协议,然后由合作社统一将入社资金投放到县农投公司,作为贫困户入股资金,并签订入股资金协议,农投公司将该入股资金用于金鸡项目经营,且每年将按不低于股金8%的收益返给合作社,最后由合作社给贫困户分配收益。

  2017年以来,农投公司累计为57个贫困村分配资金收益172万元,为低保贫困群众发放补贴资金829.8万元,确保全县兜底人口如期脱贫。北京德青源公司还优先安排了当地240人进厂务工,人均月收入达2800元以上,有效助力全县精准脱贫攻坚战。

  “金叶”扮靓新画卷

  洛宁县是国务院划定的“烟叶最适宜区”,有江苏、浙江、河南三大中烟集团分别建立的生产基地,“金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烟集团对烟农实行订单收购模式,对贫困户开通售烟绿色通道,同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从烟田起垄、烟苗移栽、地膜、滴灌到收购都给予帮扶补贴。2018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达5.35万亩,烟农收入1.7亿元,其中全县689户贫困户3046人种植烟叶1.1万亩,享受补贴金额525.3万元,收入达到3991万元,人均1.3万元,短期内就实现了脱贫。如2018年小界乡瓦村贫困户井金超种14亩烟,纯收入7万余元;兴华镇程岭村贫困户程约民种15亩烟,纯收入7.5万元,贫困户迅速摘下了“贫困帽”。据统计,2018年全县种烟3022户,超过10万元收入的有132户,6-8万元收入的有2460余户,6万元以下的有400余户。“金叶”扶贫不仅使精准脱贫成效显著,而且展开了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金融”助力攻坚战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扶贫开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2015年以来,洛宁县累计发放6.3亿元扶贫贷款,为扶贫开发引来了“源头活水”。洛宁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金融扶贫信贷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了“政银担扶贫小额信贷”、“两免一贴”、“小额信用贷”、“创业贷款”等13项金融扶贫信贷政策;建立了金融服务、信用评价、风险防控、产业支撑四大金融扶贫体系。同时,与蚂蚁金服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智慧县域+普惠金融”,扎实推进“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目前全县已设立金融服务中心一个,乡金融服务站16个,村金融服务部380个。全县具有二星级及以上信用贷款条件的贫困户14210户,有信率91.7%。实现了互联网金融县域全覆盖,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县委书记张献宇说:“洛宁立足林果、畜牧、山水生态等优势资源,探索出‘五金’产业扶贫的新路子,用五把‘金钥匙’开启群众创业、就业的新门路,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走出了符合洛宁实际的脱贫之路,成效是显著的,群众是满意的。”在县委、县政府的普惠政策的引领下,老区人民一定会“撸起袖子加油干”,踏踏实实地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李亚调研洛阳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下一篇结对帮扶 老区村华丽蜕变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