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TOP

结对帮扶 老区村华丽蜕变

  从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全县首个普惠金融示范村,村党组织从弱到强,产业发展从单一到多元,乡亲们脱贫奔小康的动力十足——丰涧村。这个村是宜阳县高村乡的一个贫困村,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多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低,生活水平差;这个村也是个老区村,1944年12月,王震将军率南下支队从这里经过,在此留下军民一家亲的佳话。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特别是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结对帮扶以来,村容村貌和村民生产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丰涧村,鲜艳的党旗飘扬在整洁明亮的党群服务中心的楼顶上,宽敞的文化广场成了弘扬新时代农村好风尚的大舞台,普惠金融服务站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如火如荼的“厕所革命”让村子更加文明宜居。

  2015年8月,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向丰涧村派驻扶贫第一书记,结下了这门“穷亲戚”。3年多的时间里,人行郑州中心支行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推动驻村扶贫工作,以党建统领为引擎、以普惠金融为抓手、以乡风文明为带动,打造了金融帮扶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好样板。

  党建统领 凝聚脱贫力量

  “扶贫的准星瞄在哪里,党组织的帮扶就要延伸到哪里。”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丰涧村任扶贫第一书记,是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推动精准扶贫、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举措。该行先后选拔了两名政治素质硬、工作作风实的党员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书记抓实村子党组织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让党的规章纪律、工作方法、扶贫政策入脑入心,激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先后发展了6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对全村贫困户实行党员分包责任制,不断提升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斗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两任书记以村为家,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实现了从“省城干部”到群众认可的“扶贫书记”的身份转换。由于工作成效突出,两任书记分别被授予“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人行郑州中心支行建立党委成员驻村帮扶轮换制度,每月由一名党委成员带领分管处室工作人员来到丰涧村,帮助第一书记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机关各党支部负责人与村里贫困户“结对子”,制定精准帮扶措施,确保不让一名贫困群众掉队。3年多来,人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先后8次来到丰涧村进行扶贫调研和慰问;郑州中心支行多次组织开展送温暖、送书籍等活动,让扶贫的暖阳普照在丰涧村的每寸土地。

  如今,丰涧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日益加强,有效推动了脱贫攻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班子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老百姓想的多了,干的实事多了,自然就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换届选举中,丰涧村原班子再次当选。”现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刘德国对我们说。

  普惠金融 搭建脱贫“金桥”

  “以前村民存钱取钱,总要跑到4公里远的镇上农村信用社,自从有了‘普惠金融服务站’,大家不用跑到镇上去排队,在家门口就可以方便地取钱了。”刘德国走进服务站,话音刚落,村民冯立明接过话说:“俺们村现在不仅在家门口就能取钱存钱,还能贷款创业,我就是通过村里的普惠金融实现脱贫致富的。”

  2017年,宜阳县在丰涧村建立了全县首个普惠金融示范村和普惠金融服务站,积极推广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创新经验。迄今为止,丰涧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存取款达1100余人次,累计金额达100多万元,极大地满足了农民小额存取款、零钞兑换、支付转账、领取惠农补贴等金融服务需求。通过开展普惠授信,让小额扶贫信贷在丰涧村真正落地,让有发展生产意愿的农民贷款不再难。3年来,全村累计发放种植、养殖类等普惠金融信用贷款135笔,金额达1280万元,没有出现一笔逾期,包括冯立明在内的121户、389人通过小额扶贫信贷支持,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夯实扶贫根基的良好效应已然显现。在郑州中心支行的引导下,丰涧村引入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并建立了种猪繁育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村民们抱团发展草莓、烟叶、辣椒等经济作物种植项目和牛、羊等养殖项目。

  “厕所革命” 建设文明乡村

  2018年,人行郑州中心支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协同宜阳县委、县政府在丰涧村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改善贫困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卫生状况,在脱贫攻坚的同时提升精神文明,真正让贫困户的生活质量提档升级。“我们要通过在丰涧村的驻村扶贫工作,找到既能帮扶贫困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又能助力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好路子。”中心支行领导徐诺金动情地说。

  丰涧村作为宜阳县首个“厕所革命”试点,厕改工作进展顺利,建成了污水处理站,铺设了一期2000多米的主体工程管道,150余户已经建好冲水式厕所。此外,丰涧村还配备了移动垃圾箱5个、垃圾池33个、运送垃圾车1辆、专职保洁工作人员6名。“过去农村的厕所就是露天的粪坑,一到夏天离老远就能闻到臭味,而且蚊蝇乱飞,环境非常差。现在的厕所干净多了。”村民周建军指着自家刚建好的厕所对我们说。

  “厕所革命”是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推动文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自开展结对帮扶以来,第一书记积极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不断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以明德引领农村新风尚。此外,人行郑州中心支行在村小学建立“爱心阅览室”,捐赠书桌椅以及5000余册图书;组织党员干部捐赠“奖教助学”基金,营造了乐学尚教的好风气。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五把“金钥匙”开启老区人民致富.. 下一篇追思红二十五军长征路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