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TOP

栾川县:积极发展“林间种 林下养 林中游 林采加”产业模式 用资源优势促林农增收——对栾川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调查
时间:2012-11-26 15:17:08 作者:洛阳市老促会 【
 
2010年,我们在外方山调研时,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说:封山育林,山变绿了,百姓穷了。林区绝大部分村出现了有林无经济现象。大多靠山养殖,靠山生产食用菌挣钱的老区村,也因封山育林断了“财”路。林区经济如何发展?老区林农如何脱贫?政府在政策上如何指导服务?最近我们对栾川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作了调研。
栾川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国土总面积371.4万亩,人口34万,辖12镇2乡208个行政村。全县耕地仅16万亩,人均不足0.5亩;有林地面积296.6万亩,居河南省第二位,森林覆盖率达82.4%,居河南省第一位,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活立木蓄积量达1019万立方米。已查明中药材1400余种,是全省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县境内旅游景观门类齐全,特色各异。目前已开发有老君山、鸡冠洞2个国家5A级景区,龙峪湾、重渡沟、养子沟和伏牛山滑雪场等4个国家4A级景区,是中原地区著名的生态旅游胜地和全国首批“中国旅游强县”之一。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以坚持生态优先,维护生态安全为前提,以促进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宗旨,充分发挥森林和林荫优势资源,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大力发展林间种、林下养、林中游、林采加等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近期得利、长期得林的林下经济发展之路。
一、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林改得民心,林下产黄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中央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把全县集体林坡明晰产权,统一分山到户,做到山定主、树定根,使每一片林子,每一块林地都确权到户,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他们在政府的引导下,办农家乐,建生态园,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休闲采摘观光等多种经营,真正实现了“家家都有摇钱树、户户都有聚宝盆”的致富景象。
(一)林间种植模式。栾川是全省重要的野生中药材生产基地。为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促进中药材经济的发展,栾川政府通过龙头企业定单收购,组织技术培训,实施药材奖补等措施,大力发展以连翘、党参、五味子、猪苓、茯苓、天麻、丹参等中药材的林药间作取得了成效。特别是北部乡镇新建连翘基地6万亩,并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仅此一项使当地林农户均增收5000元。
庙子镇黄柏树村村民甘来焕,全家5口人,过去靠外出打工,一年下来挣得钱超不过5000元,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现在利用自己承包的林坡搞起综合开发,种了4000穴猪苓,在空闲地栽上了25万棵杜仲树,树下养了3万只杜仲鸡,家里还经营着农家乐宾馆,现在每年收入都在30万元以上。栾川乡养子沟村的村民姜建,在自己的林地里种药材,每年收入都在40万元左右,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30%的户数都搞起了林下药材种植。
食用菌香菇,最适宜在海拔600米左右的林地里生长,栾川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优势资源,不少林农也有传统的种植习惯,目前全县已发展生产食用菌800万袋,产值9000万元,随着市场的变化,富硒木耳、富硒香菇等高端食用菌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山川乡柳树坑村林农姚树敏投入40多万元,在承包林地上种植反季节香菇5万袋,年收入50万元,同时还带动当地30多户农民参与种菇。
(二)林下养殖模式。顺应当前消费者绿色环保、原生态的消费形势,利用栾川森林资源丰富、林下空间大的优势,着力发展市场价格高、竞争力强的林下养殖业。2008年以来,栾川县以招商引资项目——百世荣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林下土鸡养殖,从优良鸡苗供应、技术跟踪服务到按期回收,实现了一条龙服务。潭头镇林农程广银承包林坡1000亩,每年散养林下土鸡4万只,净收益25万元。目前,全县已建立年饲养量3万只以上的土鸡养殖基地21个,发展养殖户87户,2011年饲养土鸡量达300余万只,产值突破9000万元。同时,采取“专业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以养蜂为主的传统养殖业,形成了覆盖6乡镇的蜂养殖基地,规模达到8000箱,年产值640万元。由于品质优良、绿色环保,栾川土蜂蜜市价达到80元/公斤以上,且供不应求。此外,栾川县还依托山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野生动物养殖,五彩锦鸡、野鸡、野兔、野猪等野生动物年饲养量达3万头(只)以上。
(三)森林旅游模式。当前,森林旅游作为新兴的生态旅游业态,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活力,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栾川县作为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旅游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为进一步提升森林旅游业发展水平,栾川县积极探索森林景观资源流转经营模式,积极引导旅游景区与林农合作,景区、农户融合发展,农户通过发展三产增加收入。养子沟、重渡沟等景区成功实现了林地资源流转,森林景观资源使用费已成为当地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当地林农高兴的说:“不卖树也有收入,在自己家里做生意,真划算!”目前,全县已发展以森林资源景观为主的景区14家,其中国家5A级景区2家、国家4A级景区4家。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6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9亿元,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年产值达3.1亿元,占全县林业产业总产值的40%。与此同时,森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景区周边农民通过发展旅游服务业,增收步伐大大加快,全县20%以上的农民依托森林旅游业实现了脱贫致富。栾川县重渡沟村过去是个远近闻名的国家级贫困村,人均收入不到500元,通过重渡沟景区的带动,目前全村95%以上的农民从事旅游服务,仅农家宾馆就有近万张床位,2011年人均收入增长到1.2万元,被誉为“全国农家宾馆第一村”。栾川乡、三川镇被评为“2011年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四)林产品采集加工模式。为做大做强林下经济,该县注重林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目前,以君山制药公司为龙头的药林加工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林药加工能力达5000吨,年生产片剂8亿粒,产值突破1亿元。以莳王醋业公司无核柿子醋系列饮品生产、百世荣农林科技公司松脂、松针粉加工、川藤实业公司藤编工艺品加工等为代表的林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君山制药公司、栾川百世荣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被河南省林业厅命名为全省第一批“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二、林下经济发展的经验
(一)完善经营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为做大做强林业产业,有效提升林下经济效益,栾川县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了《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林下经济发展意见》、《发展林下经济奖补办法》等政策,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县林下经济发展。新增加财政编制15名,成立栾川县林权服务中心,以此推动和加快林权、林地流转工作,2012年已完成林地流转6.8万亩,计划年度完成林地流转22万亩,林权抵押贷款1.32亿元。引进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近年来,先后引进安徽百世荣、河南三高、川藤实业、万相红梨、遂平名品花木等农字号名优企业入驻栾川,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有效提高林业产业组织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抓住全市开展“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的良好机遇,着力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仅2012年,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经济林果、苗木花卉基地2.65万亩。积极引导农民通过流转、入股的形式,成立了林下种植养殖、林木、果品、木材加工等合作组织,实行“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延长了林业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全县成立涉林专业合作社259家,注册农户1.04万余户,注册资金1.52亿元,其中在100万元以上的186家。合作社为农户直接销售和代理销售农产品近3.5亿元,有力促进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加强科研院校合作,强化科技支撑。栾川县先后与中国林科院南京林化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东方园林公司、遂平名品花木公司、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和公司开展交流合作,实施了松针粉、松香、松节油加工、猕猴桃新品种选育及深加工、高山牡丹种质资源基地建设、珍稀苗木繁育等一大批科研项目。2010年10月,又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栾川博士后流动工作点,为栾川县“十二五”期间林下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目前,该县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共同建立了千亩华中五味子种植示范基地,可带动100户林农每年户均增收1万元,核桃选优、珍稀树种开发、基质育苗等合作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之中。与此同时,栾川县还广泛开展林业科技下乡活动,每年举办培训班对全县林农进行免费轮训,三年来,已累计培训林农9万多人次,为科学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实现“科技兴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栾川县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奖励扶持力度,鼓励支持特色农林产品创品牌、拓市场,无核柿子、连翘、五味子等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和无公害产品认证;莳王醋业柿子醋饮品、猕猴桃、百合汁等系列饮品、君山制药五子衍宗丸、消食健胃片、福记山寨土鸡蛋等产品先后荣获绿色食品、河南省名牌产品、河南省优质产品称号;“山茱萸标准化示范县”、“华中五味子标准化栽培技术”等认证工作已上报国家审核。特色品牌集群的逐步形成,进一步扩大了栾川农林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引领栾川林下经济效益不断实现新提升、新发展。
栾川县通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抓好“林间种、林下养、林中游”,坚定不移走林下经济立体发展之路,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县林业产值由2007年的3.7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9.58亿元,年递增超过20%;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3286元提高到2011年的4784元,增长了45.6%;同时,林下经济的发展也有力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栾川县荣获了河南省首个生态县称号,生态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林间种、林下养、林中游”的立体发展模式,不仅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支持,也得到了广大林农的普遍拥护。
三、思考与建议
林下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循环再生产为主体,以立体经营开发为经营模式的新型产业。它不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国家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净化,更是山区、林区、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一项利国利民工程,是一项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再生工程,是可持续利用的环保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产业工程,要大力支持,大力发展。今年,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先后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见》,这些政府文件出台,让广大林农有了方向,看到了希望。
根据林农的反映,提出如下思考与建议:
(一)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洛阳是全省林业建设重点地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180万亩,通过林改,其中有1000万亩已确权到户。这些农民到手的林地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据我们了解,目前真正开发利用的林地面积不到总面积的10%。在栾川县合峪镇前村林下土鸡养殖场,承包户李峰给我们介绍说:“我租包的林地,每年租金5万元,去年饲养土鸡1万只,3月份进鸡,12月出栏,周期10个月,除去投入,净收入8万元,鸡和鸡蛋由公司定期收购,明后年我计划把规划发展到10万只。这个村有800口人,200来户,林地面积4000多亩,有不少户想在自家的林地里发展养鸡。”据县林业部门的同志介绍,全县约有50万亩的林地适合搞林下养殖,我们计划用5年时间引导农户,把林下养殖规划发展到1000万只。使林农人均增收3000元。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林下经济发展融资困难,创业发展需要启动资金,资金短缺往往会影响农民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林下经济发展的主题是中小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普通农户,因为林下经济项目周期普遍较长,资金投入与其他行业相比比例较高、利润相对较小,导致在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建议制定具体的政策,从省、市、县三级财政中切块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简化资金使用程序,以贴息、扶持、联合担保等形式支持林下经济发展。
(三)提高科技支撑水平。目前,林下经济发展现有技术含量不高,因此要加大林下经济研发支持力度,农林科研院所、农林大学应成立专门的科研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实行技术支撑;设立林下经济研究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开发。
(四)林下经济发展信息渠道不畅。近年来,省里每年拿出5000万元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林下经济,因为涉林中小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普通农户处于基层,信息不畅,导致每年利用率较低。每年科技项目申报时,从基层申报省级项目一个县也就几个,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建议建立林下经济管理信息平台,加快信息流通、扩大信息覆盖面,加大林下经济省级科技项目数量,并向林下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倾斜,推动林下经济发展。
(五)建立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林下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区大多都是山区,森林资源丰富,生态保护较好,野生动物数量较多。在栾川,由于野猪、獾等野生动物破坏造成经济损失的事件接连不断。例如合峪镇杨山村的一户林农种了50穴天麻,经过三年生长,在采收之前半个月被野猪全部吃光,直接经济损失2万余元。建议建立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对野生动物损害进行调研,制定限捕方案。
(六)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依法执行林木采伐制度,严禁以发展林下经济为名,擅自改变林地性质或乱砍乱伐,毁坏林木。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对旺民奶牛和长生乡苹果的产.. 下一篇嵩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与思考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