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老促会工作会议要求,新安县老促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加强老区扶贫开发工作,凝聚各方力量,共促社会和谐”的总方针,认真学习省市有关会议文件,在宏观上献良策,微观上干实事,早规划、快实施,使老促会工作在新年有新举措和新亮点。
一、创新老区宣传方式,办好红色教育基地。利用县委宣传部建立革命史宣传阵地的契机,一是在县档案局二楼建立老区革命历史展示室,将现有9个展示室实物统一集中,多方式征集史料,招聘专业资质团队,科学规划设计,设置“红色传播、抗战烽火、解放硝烟、战后重建、今日辉煌、前景灿烂”等六大板块。以图文并茂、实物映辉的形式,全面展示我县革命斗争史和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史,教育、引导、鼓舞和激励年轻一代。二是利用建党96周年的契机,在新安电视台和《今日新安》报开辟专栏,介绍革命老区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下开展艰苦卓绝活动的光荣历史,增强爱党爱国爱家的热情,珍惜和平年代的发展环境,紧抓全民扶贫攻坚的机遇,把跟党走的意愿变为劳动致富的自觉行动。三是配合有关部门对近年来老区村脱贫致富的经验和先进人物在媒介进行宣传,扩大正面影响,激发正能量,用身边的事和身边的人鼓励和鞭策老区人民勤劳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二、服务中心工作,助力扶贫攻坚。一是深入老区村调查研究,围绕县政府“十三五”规划发展现代农业、老区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做好精准扶贫、创新创业、长远脱贫等方面的典型等进行调查研究,为提升全县加快老区产业建设工作水平,实现精准脱贫积极建言献策。二是利用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的优势,着力培育一个电商扶贫村,使更多的农副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实行网上销售,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着力培育一个产业带动项目发展典型村,提高贫困农户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政策与资金上予以倾斜,让每一个贫困户在项目中有所收益。
三、牵线搭桥,支持老区村发展。为切实解决革命老区人民群众行路难、安全饮水方面的实际困难,实施项目扶贫,努力提高扶贫质量。一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启动脱贫帮扶工程”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在贫困村项目引进、规划设计、资金筹措等方面发挥人脉优势,协调有关部门完善对老区村的资金与信息扶贫工作台账,确保项目引得进、效益发挥好。二是采取资源整合、多策并举的方针,充分发挥交通、水利、财政、扶贫和发改委等部门的自身优势,实施全面推进、重点突出战略,硬化村组道路和生产用路;争取农村人畜饮水补贴资金,对全县老区村的安全饮水问题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对老区的文化大院进行改扩建;为革命老区村实施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破解发展瓶颈制约问题。三是着力发展带动性强的集体经济,积极有序开发优势资源,切实发挥老区辐射带动效应,加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支持老区特色农产品品种保护、选育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增加集体收入,筹集更多的资金投入老区公益事业,力争使全县支持老区村发展建设资金不低于6000万元。
四、重点帮扶弱势,实现补短板。针对革命老区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多的特征,发挥老促会的基本职能,采用企业捐赠、单位救助、社会筹集的方式,筹措资金,通过登记造册、社会公示、审核确定的方式对老区村中的弱势群体进行补短板式的特殊救助。一是对考入县第一、二、三、四高的老区村贫困家庭学生按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标准予以救助。二是对老区村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及配偶、老农会干部及配偶、革命烈军属配偶(不包括子孙)按每月不低于200元的标准予以救助。
同时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通过学习和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把“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和县委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作为工作重心,不断增强做好新时期老区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健全和完善老促会组织体系建设,实现老促会组织职能全覆盖,确保全县老区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