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交流

TOP

张松涛会长在全市革命老区宣传报道工作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加强老区宣传  促进老区发展
——在全市革命老区宣传报道工作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市老促会会长  张松涛
(2017年4月12日)
 
同志们:
举办“洛阳市革命老区宣传报道工作骨干培训班”,是今年年初市老促会安排的一项工作。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老区宣传工作,提高宣传报道工作骨干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社社长漆志恒、采编部主任田文玲、《中国老区网》网站主任周游、省老促会副秘书长白廷斌,《洛阳日报》社要闻部主任郝敏等,亲临培训班指导,并要给大家授课。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欢迎和感谢!
洛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至今已走过22年的奋斗历程。22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国家老促会、省老促会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全市老促会系统上上下下,满怀饮水思源、反哺报恩之心,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感,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奔波在老区,跋山涉水,进村入户,访贫问苦,为老区发展策划谋略,为老区民生聚财力、暖民心、解民忧,做老区发展的志愿者、开路人,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信赖和支持,换来了社会的认可和点赞,取得了老区人民的信任和爱戴。
廿多年来,老促会始终把老区宣传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放在工作首位,紧紧围绕宣传老区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让老区精神薪火相传;宣传老区经济发展新典型、新经验,引领老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宣传奋斗在老区的好人、好事、好领导,树立正能量,带领老区人民致富三大主题,有效地营造了社会各界不忘老区,关爱老区、关注老区、回报老区,支持老区建设的社会氛围。
我们就如何围绕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做好老区宣传工作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老区宣传工作领导机构
在市委宣传部的关怀下,成立了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为组长、各宣传媒体和相关委局领导为成员的“洛阳市老区建设宣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相关媒体开展记者老区行活动,深入老区采访,宣传报道革命老区的光辉历史、光荣传统,宣传英模人物及事迹,经济发展典型与经验,为老区加快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2004年在“领导小组”的支持下,电视台组织得力记者,历经月余,翻山越岭,反复修改,围绕“迁出深山,拔掉穷根”的搬迁扶贫主题,制作成了《大山深处的呼唤》的影视调研报告,送呈领导后,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进入到国家决策层面,创造了扶贫开发的“洛阳搬迁扶贫模式”,在全国推广,并赢得了国家、省对洛阳扶贫搬迁的资金支持。市委、市政府领导说“洛阳的扶贫搬迁老促会功不可没。”
二、编纂老区宣传资料
洛阳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一些珍贵的革命遗址和文物正面临毁损和消失,一些发生在当地的著名战例被人们淡忘了,甚至一些很有影响的英烈人物也无人知晓了,忘记了光荣,丢掉了历史财富。作为老区工作者,首要任务就是抢救、利用好红色资源。为抢救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红色历史资源,市老促会动员并组织各基层老促会的同志们,结合党史办和相关部门,顶严寒冒酷暑,走村串户,排查遗址,查阅史志,走访故人遗属,收集民间传说,并对大量的素材进行分析筛选、整理、提炼,先后编辑出版了《洛阳革命老区》、《洛阳革命故事选》、《辉煌老区》、《洛阳革命老区乡(镇)、村斗争史资料汇编》等多部汇集本乡本土的革命斗争史籍上万册,分发到机关、学校、工厂、社区等。发行后有不少单位和革命先辈的后代跑到市、县老促会索要资料,作为教材,作为珍藏教育后人,有效地扩大了革命老区的社会影响。
三、搭建宣传平台,创新宣传载体
我们在认真订阅《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积极向中国老区网、微信平台、《河南老区建设》等新闻传媒投稿的基础上,根据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区宣传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将原来办的《洛阳老区建设与扶贫开发》、《简报》改版,发行了《洛阳老区建设》刊物,开通了“洛阳老区网”,利用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拓展宣传手段,扩大宣传影响。2016年,为争取嵩县申报顺丰速运集团莲花助学项目成功,市老促会妇工委积极利用微信平台发动微信投票,以高票顺利通过顺丰速运公益基金会的审核认定,项目成功落地嵩县。
四、创办乡村革命历史展示室,弘扬老区精神
2006年开始,偃师市老促会恢复了偃师杨窑村皮徐支队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旧址、新安县老促会建成了南李村镇侯步云烈士革命历史展示室后,我们认为这种乡土红色资源具有强烈的地缘和血缘亲情,对亲人的英雄事迹有自豪感,后人对英烈事迹可信,对精神可学,对继承可传,无高大上的精神说教,很容易将老区精神焕发成时代风采,使之成为推动老区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展示室虽小,但确实填补了农村爱国主义教育的缺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经过不断的动员,不断的探索,不断的交流,内容不断补充修订,形式不断创新完善,由点到面,目前已建成60多处乡村级革命历史展示室,其中有47个(有3个已验收还未挂牌)建设、管理、发挥作用好的展示室,经市委宣传部检查验收,被命名为“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五一、七一、八一、国庆节等节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都会组织学生、党员、团员、干部、驻军到展示室接受教育或进行入党、入团、入队宣誓等活动,仅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的粗略统计,参观人数达30余万人次。同时通过“洛阳老区网”的传播,还吸引了省直一些单位、四川抗日将领的后代、皮徐支队的后代、湖北、河北、山东等省市老促会到洛阳乡村革命历史展示室参观。孟津县还利用旅游景点布展革命斗争史纪念馆,用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游。我们创办村级革命历史展示室的做法在全国老促会宣传工作会议上做了交流。新华社2013年还以《洛阳市5年建成50多个乡村革命历史展示室》为题作了报道。时任国家老促会会长邱金凯、省老促会会长胡悌云和多位副会长为此专程到洛阳指导调研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种形式是村民身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党的宗旨教育的生动课堂”。一位参观者在留言簿上写道:“现在的社会变了,但变的是方式方法,不变的是道路与信仰”。一些乱村建了展示室后,村风民俗发生了巨大变化,忤逆不孝的人少了,打牌赌博的人少了,打架斗殴的人少了,无私奉献的人多了,图书室读书的人多了,为此《河南日报》2014年6月3日《用红色文化塑造乡风民俗》为题介绍了这一作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创办村级革命历史展示室,资金投入极少部分是党费和财政扶持,大部分是群众自愿捐助、烈士后代捐助、企业捐助,不等不靠办起来的,捐助金额少则几十元,多达几十万元。这足以说明利用乡村级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台,对重温民族记忆,激扬爱国情怀,凝聚推动国富民强,民族复兴的力量,发挥着积极作用。
五、联系协调理事单位,加强老区宣传
实践证明,老区宣传不仅是宣传社会,更应该宣传党委和政府,尤其是宣传党政领导,得到他们的重视,宣传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才能真正动员社会各界支持老区,加快老区建设,所以加强联系协调理事单位,强化老区宣传是最重要的手段。市老促会理事单位不仅有发展经济业务强的政府部门,也有涉及党委政治、组织、社科、群团等单位。
业务部门的合作,主要结合老区经济发展的需求,靠业务部门的优势发展老区经济,如与农科院的合作实施的“红薯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得到政府30万元资金的支持,为老区建立红薯产业基地5处,受益农户1005户。与农业局合作实施的标准化果园建设项目,得到市政府1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与林业局合作在栾川建立了发展林下经济示范工程,该工作得到省委的肯定,并在栾川召开了“河南省林下经济工作现场会。”
党委部门的合作,2016年7月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开展‘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专题学习活动的通知”,有效地推动了老区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工厂、进社区,形成了参观学习感受老区精神,交流互动老区精神的氛围。与社科联合作,老促会的一些调研报告获得了社科奖。与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关工委合作,把44个宣传部认同的乡村革命历史展示室共同挂牌,成为“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宣传部合作,不但组织了老区记者行,还组织了老区“最美洛阳人”的事迹报道,组织“洛阳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演讲比赛”,大部分获奖队员回县后被聘请到各单位讲解。如宜阳获奖队员张洁演讲的“宜阳的江姐——李萍烈士”,每次讲解都声泪俱下,李萍为了保住党的秘密,经受了敌人严刑拷打,钢针钉刺手指,并残忍地割掉了她的两个乳房,最后活埋在村西的沟壕里。听讲的人员上万人,每次演讲,被感动得热泪不止。老区烈士的精神穿越了历史,照亮了未来,老区精神不老。与市直工委合作,组织市直委局万名公务员到乡村革命历史展示室参观学习,并把市老促会的事迹介绍到“洛阳市道德讲堂”。与市委办公室合作,市委信息科科长亲自撰稿宣传老区和老促会,转发老促会的调研报告并上报中办。市委办公室上党课时请老促会领导作革命老区传统教育报告,还请老促会的专家到帮扶贫困村指导工作,讲农村改革政策,讲怎样组织发展产业项目等。
六、学好、用好国家和省、兄弟市、县办的老区建设刊物,加强老区宣传
实践证明,国家、省老促会和各地所办的老区建设刊物是凝聚老区人民“精气神”的刊物,内容丰富,贴近老区,贴近实际,适时实用,其内容有领袖的教诲,有政策的解读,有经验的传播,有典型的镜照,有疑问的释解,有案例的分析等等。基层老区工作者都感到这些刊物坚持了党的宗旨和原则,坚持了贴近老区、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办刊原则,可读性、实用性强。老区建设刊物是老区利益的代言人,是老区的服务员,是老区建设的宣传队,是老区人民的贴心人,聚集了老区的精气神,所以学好、用好老区建设刊物是做好老区宣传的重要举措。
一是因地制宜的把刊物内容介绍给相关领导和部门,认真学,重借鉴,抓落实。如《中国老区建设》加按语刊登了洛阳市老促会采写的《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激活扶贫内生动力》这篇调研报告之后,市老促会将刊物呈送给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李亚书记批示“在脱贫攻坚中要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并批示给分管常委原农工委书记史秉锐和组织部长陈向平同志落实。市委办、组织部、农工委等内部刊物都进行了登载,市委组织部还参考老促会的调研报告出台了《关于实施六项行动,助推“党建+扶贫”》扶贫攻坚意见。
二是把“老区建设”刊物登载的洛阳信息转发到相关单位,并要求单位组织落实。市老促会调研报告《新阶段老区精准扶贫机制建设问题的思考》被《中国老区建设》发表后,市老促会将信息和时任市长鲍常勇的批示“市老促会报告对我市老少边穷,特别是老区状况情况及特点分析得准确翔实,思考深入,下步工作思路切实可行,望认真借鉴,积极探索新阶段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发放到相关部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市扶贫办在制定全市精准脱贫政策时找老促会座谈,借鉴了老促会提出的建议。
三是利用刊物学习党的农村政策,拓展我市老区工作。国家和省“老区建设”都特设了高层声音、卷着要闻、时政资讯、本刊专稿、特别策划、权威信息等栏目,这些栏目为基层明确了工作大局,提供了工作依据,指明了工作方向,构思了工作布局。市老促会要求同志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拓展老区工作服务。如我市脱贫攻坚联系村点调研提纲的制定,35个调查表格的设定,都是根据“河南老区建设”2016年第4期刊登的国家、省对扶贫工作的要求与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制作的。调研提纲和调查表格报请市扶贫办审定时,扶贫办同志讲比他们制定的表格还完善。在新安考察填表时,县乡扶贫办的同志讲,按你们要求去做怎样评估验收,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培训。在这次省培训班上,把我们的调研报告作讨论对象,这些成果的获得,利益于国家和省“老区建设”刊物的学习上。
总之,老区宣传要坚持党的领导原则,要坚持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原则,要坚持实事求是为老区服务的原则,要坚持发动社会依靠群众搞宣传的原则才能做好。我们在工作的实践中也深刻地体会到,加强老区的宣传,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仅重温了历史,体现了“不忘初心”的精辟内涵,也广泛地向社会传递了革命老区的历史和现实的信息,唤起了社会各界重新认识老区,支持老区、回报老区的激情,有力地推动了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杨中路在洛阳.. 下一篇新安县扎实谋划2017年工作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