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TOP

吉利区横涧村:“推磨杆”打垮“东洋刀”
时间:2015-09-02 10:05:04 作者:吉利区老促会 【


 
横涧村,北依太行山脉,南临黄河,是洛阳的北方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八年抗战的烽火岁月里,这个村的民众胸怀爱国大志,忘我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保家卫国、英勇斗争的光辉赞歌……
“九一八事变”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吉利区老区村横涧村先后有上百人参加革命队伍,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数十人为国捐躯。解放后,该村的席国光、席凤洲还担任了公安部副部长、农业部秘书长等职。 
 
咱村的小席是个“地下党”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三省沦陷,亡国之险摆在全中国人民的面前。
当时,横涧村青年席公权在孟县(今孟州市)师范就读。随着青年学生反日的浪潮,席公权在校成为一名积极的组织者,也正因如此,当年冬天他被介绍秘密加入共产党组织,成为横涧村第一个共产党员。
1934年秋,席公权师范毕业,回到了横涧村任小学老师。在此期间,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根据党组织要求发动群众,组织“贫民互济会”和“贫民夜校”、“学生读书会”等组织,加紧培养进步青年,使村里10多名青年加入了党组织。也正是由于他的努力,1936年1月,横涧村建立了中共党小组,是当时孟县(该村原属孟县管辖)最早建立的4个党小组之一。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开始后,横涧村党组织宣传和动员民众,建立抗日团体,组织动员青年参军抗战,仅1942年间,横涧村就有40多人投身革命队伍。为此,日伪军把该村叫做“八路村”,看作眼中钉,多次到横涧村偷袭、围剿,不少群众死在“东洋刀”下和熊熊火海中。
尽管这样,横涧村群众没有低头,并且又有10多名青年公开投身革命,他们转战南北,浴血奋战,有10多人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朝鲜高干派员来横涧
在抗日战争的残酷岁月里,横涧村成为地下党的交通、联络中心,广大民众心向共产党,用智慧和生命保护和掩护了一大批来往的革命同志。
据了解,当时,上级党组织把横涧村作为抗日根据地,曾多次在该村召开秘密会议。
朝鲜高级干部金百渊率领的义勇军在去陕北延安的途中,曾派两名战士到该村联系工作。在抗战期间,这个村还先后接收和转移过许多共产党干部和战场伤病员,如沁阳中心县委书记刘刚、豫北地委工作的焦祖涵,曾受伤在横涧村养伤1个多月。
 
“推磨杆”打垮“东洋刀”
横涧人民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孟县沦陷后,横涧军民避免与敌人正面接触,利用有利地形同敌人展开游击战,敌来我走,敌住我斗,使得敌人寸步难行。
1938年秋,敌人盘踞横涧,席瑞成冲入敌营,缴获日本三八式步枪一支。
1941年春,孟县沦陷,日本侵略者派兵进驻西乡,在清庄村西南小川寨上修建炮楼、据点,对周围村庄实行“三光”政策,残害人民群众,无恶不作。同年8月的一天,日本鬼子由小川寨出动到横涧抢粮抢物。其中有一个鬼子手持东洋刀,逐门赶猪抢鸡。此情况被村民席传福、席凤福、席延乾等人发现后,一心想干掉这个家伙,但因手无寸铁,不能贸然行动。经过一番密谋,席传福、席凤福、席延乾等人来到这个日本鬼子面前,比比划划告诉他附近有一头猪,机智地将敌人诱入席凤钦家的大院内。这个鬼子刚步入院内,几位农民立即进去,举起推磨杆(农村推磨用的木棍)将其打死,然后将他的尸体投入结义庙后的枯井内。这一行动大大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下一篇洛阳市委办公室全体人员到宜阳县..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