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TOP

关于对新安县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4-10-10 15:11:36 作者:新安县老促会 【

 
新安县位于豫西地区,北临黄河,南与宜阳县接壤,东与孟津、洛阳西工区为邻,西与渑池县搭界。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成为链接祖国西北、华东间的重要通道。新安县是革命老区,有60个老区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很早就有党的基层组织,新安人民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次革命斗争中,英勇杀敌,浴血奋战,为中国人民民族解放事业、革命胜利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 基本情况
    新安县是革命老区、是豫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地处山丘,背靠太行,邙岭横穿新安东西,地形易守难攻,且农副产品较丰富,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根据地、游击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遗迹及文物,并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当务之急是把革命遗址保护、整理、维修好,并进一步开发利用,为今后发展红色教育事业打下基础。
    2013年7月至今,新安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田文学的带领5人调查组,先后深入到石井、曹村、北冶、正村、李村、石寺等乡(镇、区)的33个老区村,对部分革命遗址进行了调查。
    据调查,新安县60个老区村,分布在11个乡(镇),二个产业集聚区。应有革命遗址53处,现存32处,自然损毁、消失21处,其中被市老促会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8处。在这些革命遗址中,最具影响力的有15处,分布于三个时期。
    一是土地革命时期。1933年7月建立了中共新安县特别支部,并设有三王庄党支部、仙桃沟党支部、县师范团支部、五头党支部,有的活动遗址还在。
    二是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地下活动。1939年养士学校成立了地下党支部,先后有县委书记蔡迈轮、赵天锡,陕州地委书记关重古,县委统战部长李之放,支部重要成员韩耀力、张耀堂、马慧芳等在养士学校以任教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养士成为豫西革命保垒,领导学运,发展力量。1944年5月新安县沦陷,地下党在五头梁村养马观召开会议成立中共新安地下临时县委。1944年11月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办事处成立,代行县政府职权,先驻窨头,再挪刘洼、许庄、后迁太平庄、袁山。1944年12月召开“黑扒会议”研究拟定打顽作战计划,制订了开创豫西抗日根据地的方针,决定建立中共新安县委员会。1945年2月成立了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地址在五顷村,后迁袁山,成立了新安县人民抗日武装—黄河支队,参于了拔日伪踞点、“北岳战斗”。成立了豫西抗日民主政府二专委、二地委、二军分区;管辖新安、渑池、陕县、洛宁、宜阳、洛阳、孟津等县抗日民主政府,袁山成为当时豫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的领导中心;设有豫西公学院、八路军军械所、军用被服厂、战地医院、抗日政府办公室、军分区司令部,袁山车前沟建立了修造枪械的兵工厂;下设六个抗日区政府,渑池县两个,新安县四个(窨头为一区,望古垛为二区,龙泉、古村、白墙为三区,南岳、中岳、五头为四区)各区都成立了联防大队。
    三是解放战争时期。“豫西事变”后,豫西二分区党、政、军奉命转移到黄河北太岳根据地,1945年8月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二分区、二地委、二专署人员迁回到新安,分区政治部驻三王庄,二地委、二专署驻刘黄。陈、谢大军从北村、西沃、狂口黄河渡口西渡挺进豫西。1947年8月25日在竹园村召开县级以上干部会议。1947年9月中旬,在窨头村召开会议建立太岳五地委、五专署、五分区,先驻窨头村、随着形势的变化迁往山窝村、三王庄村,后迁驻正村古村村,在古村村指挥解放新安县、洛阳等的战斗。
    1937年底至1939年5月期间,在韩钧的影响下,新安县先后分三批180余人奔山西抗日前线,分别参加了山西民主革命大学,牺盟会,决死队,三纵队。当时新安县本地也有不少人参加了黄河支队、联防队、随营学校,豫西公学院,参于地下活动抗击日伪军侵略,或学习革命理论活动。韩钧、张忱、邵文杰、赵文甫、王之波、李之放等这些同志都成为了革命的骨干,担负着革命重担,为革命和建设贡献着力量;有的同志已为党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并载入史册,名垂后世。
    新安县在历次大革命中,党、政、军的活动场所大多数解放后还遗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许多被损毁或消失。
    从调查情况看,全县53处革命遗址,属于抗战时期的遗址24处,解放战争时期的遗址有29处,保护较好的或经过维修后比较好的有9处,已有8处革命遗址被市委宣传部、老促会等8个单位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已成为新安县宝贵的革命历史教材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资源。
    二、存在的问题
    新安县在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客观方面: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斗争需要,全县革命遗址大多分布在偏远山区,多数都占用民房、学校,有的是土窝、草房,年代久远,风雨侵蚀比较严重,有的土窑已坍塌,解放后有的房屋翻新重建,原来的面貌不复存在,陈谢大军挺进豫西的黄河渡口,已被小浪底水库淹没,革命遗址自然损毁严重。
    主观方面: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从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缺乏整体规划和合理的资金投入,没有很好地挖潜、开发和利用,影响了革命遗址红色资源的教育启迪作用的发挥。致使有的遗址被群众居住或拆扒,有的遗址虽没有群众居住,现却成了养羊、养牛、羊猪的场所,长期被牲畜粪便侵蚀。如袁山、黑扒当时的豫西抗日政府,豫西公学院、军用被服厂、战地医院、黄河支队司令部等遗址现存不多,有的损坏严重,抗日政府办公室是两层民房,已快倒塌,内部养牛,无法入内。这些遗址,多数是石头房子,许多墙体快要倒塌,有的院舍荒芜、杂草丛生,如不及时进行修复,很快将不复存在。
    三、几点建议:
    一要抓紧做好抢救工作。按国务院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革命遗址要做好管理、利用、维护、修缮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人相继离世,豫西根据地革命历史遗址、文物如再不加快抢救,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要引起县、乡(镇、区),村(社区)各级领导的重视,要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对有一定影响力的老区村遗址尽快进行抢救保护,如对袁山、黑扒、窨头等遗址,可组织一次全面详细的调查,制定修复革命遗址规划,由县财政逐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对革命遗址进行保护、维修,并列入财政预算。暂没有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老区村革命遗址,因村经济条件有限,在对革命遗址进行保护、维修的同时,要帮助老区村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教育干部群众增强革命遗址保护意识。
    二要加大开发利用力度。要把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作为传播正能量的载体,纳入到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之中,要紧密的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8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四处烈土墓,利用清明节组织学生、青少年对革命烈士进行纪念活动,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个学区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本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现有的八个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室,都在不同程度的发挥着相应的作用,用老区村的光荣传统教育、启迪老区村人民,不忘历史,不惟现状,展望未来,为老区建设同心同德,献计献策,引导老区村争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提高老区村的知名度。实践证明,那个老区村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室搞的好的,这里的班子就团结,就有感染力,人民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就能发展。县、乡(镇、区)各级党政部门,也要组织干部参观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以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为载体,对干部、群众、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要更好地整合、完善新安县红色教育资源,使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同步进行。
    三要加强对革命遗址、遗迹的宣传。可利用现代的宣传媒体,宣传新安县遗址所承载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宣传在当时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投身革命的人和事,使革命传统的红色历史文化深入人心。要广泛收集整理有关革命遗址、遗迹的史料,组织人力将这些革命遗址,集历史性、故事性、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增强宣传教育效果,吸引更多的人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县人民保护利用革命遗址的自觉性,吸引更多的仁人志士到老区投资,帮助老区人民致富奔小康。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培育老区“造血”功能   增.. 下一篇汝阳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