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TOP

关于洛阳市革命老区全面建成
时间:2015-01-28 15:31:53 作者:市老促会 【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豫发(2014)12号《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为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市、县老促会协调基层扶贫、统计、农林等多个部门前后近一个月时间,采用入户调查、随机抽样、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10个县(市)20个乡(镇)、60个村、300余户进行了实地调查。此次调研,基本了解了我市老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照国家社会科学院的小康社会的8条标准,找出了老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加快老区发展的切入点。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区的建设和发展,把加快老区建设纳入发展大局,特别是出台了《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老区发展的意见》(洛发〔2008〕23号)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强化政策扶持,持续加大投入,实施政策督查等措施,使老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老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区经济社会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
  • 老区县城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现在国际货币汇率计算)已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的有偃师、孟津、伊川、吉利等7个县(市)。嵩县、栾川等国家级贫困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投入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以洛宁为例,县里以农业、矿产、水电、旅游四大资源优势为依托、强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开放强县、特色富民”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重大跨越,2013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0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643元,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快县。
    (二)特色经济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种植业以杂粮生产为主;林业以果业生产为主;养殖业以养牛、养羊、养猪为主;林下经济以中药材生产、林产品生产与加工为主;旅游业以休闲观光、生态旅游服务业为主等特色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这些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来源。据嵩县调研,嵩县老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实施“旅游带动、生态优先、全域规划、城乡一体”的发展模式,把全域作为一个5A级景区来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目前老区乡镇已建成7个休闲农业观光园,30个生态旅游村,500余户农家宾馆,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商户2800户,提供岗位就业4.8万个,就地就业4.02万人。2000年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的龙王村,有67户建成了农家宾馆,98%的群众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均收入8000至2万元,一跃成为全县富裕村。
(三)老区人均收入有较大提升,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从调查的情况看,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有30%发展较快的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或超过小康的水平。如偃师市有3个老区乡(镇)80个老区村,人口18.8万人,2013年老区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067元,吉利区有29个老区村,人口3.6万,年人均纯收入10619元。孟津县这次调查的6个老区村,人均收入7342元,其中白鹤镇的白鹤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1320元。这些地方发展较快的原因是,交通方便,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有能人带动,特色经济和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类:有50%的老区,农民人均收入在5500元到6000元之间,发展还有很大潜力,只要保持年增速在6%以上,稍作努力,到2020年有望达到或超过小康水平。比如伊川、宜阳、新安、嵩县这四个县,老区人均收入都在5300元以上,老区人口有98.2万人,占全市老区人口54.3%,这些地方有较好的基础和发展潜力,通过持续努力加快发展,政策上给以扶持,有望赶上全市发展步伐,接近全市平均水平。伊川县提出“两年赶上全市水平,三年超过全市水平,五年进入全市先进行列”的奋斗目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26元,是近年来人均收入增加最多的一年;三类:有20%困难较多、问题较大、发展能力不足的老区村,还没有彻底摆脱贫困,这部分乡、村多在深山区或欠发达地区,受交通、地理环境限制,资源匮乏、土地瘠薄,多年来基础设施投入较少,欠帐太多,行路、吃水、就医、上学等还存在诸多困难,导致人才奇缺,没有主导产业,农民缺乏致富门路,靠传统种植业,收入甚微。
(四)老区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得到完善。近年来,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福民”做大文章,以搬迁扶贫、整村推进为切入点,整合各种资金,关乎民生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和中小学学生入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基本社会福利保障,都得到很大改善。对好、中、差不同类型的60个村、300户的调查结果显示:1.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在95%以上;2.新型农村医疗覆盖率达97%;3.已享受农村低保的占应享受低保的近70%;4.村村都建有低标准的卫生室,小病可以不出村;5.中小学学生入学率达到98%以上;6.土坯房、草房、危房改造有很大改观;7.手机、电视、电讯网络已基本实现全覆盖;8.老区村(除部分自然村、村组入户道路未通外)道路已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9.老区的照明用电和生产用电已全部通达,并实行了组网改造;10.有70%左右的老区群众用上了安全饮用水。
二、老区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从整体上看,老区经济社会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全市乃至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有的地方差距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还有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 贫困面较大,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在新一轮确定的全市669个贫困村中,老区贫困村占307个,且还有24.3万人,人均收入在2300元以下,这些地方群众长期面临“五难”困扰,有的地方已丧失生存发展条件,如困难较大的洛宁县,全县老区村240个,人口29.8万人,2013年老区人均收入还不足4000元,目前仍有2.3万户无饮用自来水,1.7万户仍居住在土坯房、窑洞甚至危房,80多个村无标准化卫生室,468个自然村不通水泥路,12个自然村不通电。
(二)收入渠道单一,缺乏增收门路。这次被抽查的60个老区村,土地流转面积不到10%,绝大多数地方还是分散种植、传统种植,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其表现是,有不少旱区坡地不能种玉米,但多还是采用对抗性种植。伊川县鸣皋镇马良寨村,从2011年秋季开始,已连续五季欠收,有的甚至绝收,导致村里30%的缺粮户今年开始买粮吃。据县里跟随调研的一些同志反映,这种情况在伊川决不是个别现象。这些地方普遍缺乏引导,没有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群众只能从自已承包责任田里“刨食吃”。因为家里还有责任田,家庭主要劳动力不能长期外出固定打工,农忙时在家种田,农闲时外出打工,收入很不固定,工资收入也很低。从入户调查的项目中看,群众收入中打工收入占80.2%,种植业收入占8%,二、三产业经营收入占4.1%,养殖业收入占3.2%,农业补贴收入占2.2%,收入主要靠打工,据这次调查统计,初中生为了外出打工,辍学率高达12%。
(三)被调查的老区村几乎没有集体经济,且大多欠有外债。村干部想干事没资金,想服务没能力。在被调查的老区村中,有集体经济的只占5%,绝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是空壳,花钱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没有造血功能。没有造血功能的村战斗力不强、服务能力差,群众的满意度很低。不少村干部外出办事,开会都要自己掏钱,由于缺乏资金,根本无法考虑村里发展规划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想法。不少地方完全处于应付上级交办差事状态。
根据这次调查结果分析,洛阳老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缺乏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缓慢,其资源优势和潜力还未被有效发挥,这些地方能带动农户的企业少、规模小,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深化农村改革,这种情况虽然有所变化,但多属起步阶段,比较脆弱,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发展壮大。
二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尤其是缺乏资金,缺乏技术和人才等,成为先进发展理念和先进技术推广的“盲区”,造成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启动条件困难、发展后劲不足。一些老区乡镇财政收入不高,村集体经济困难。处于有心发展,无钱办事的困境,特别是大多负有债务的的村,成为拖累农村发展、农村稳定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多年来,虽然国家、省、市不间断地对老区投入项目和资金,关系民生的水、电、路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农田水利等设施仍然相当落后。老区80%以上的农田得不到灌溉,生产条件得不到改善,不少通向自然村的路是崎岖小路,不能通机动车,许多井渠、水库年久失修,不能用以灌溉,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耕种收割仍停留在传统农作模式。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大,欠帐多。老区现有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相当一部分乡、村公路弯多路远,又多年失修,还有41%的自然村,村、组入户道路不通,农民出行仍然存在很大困难。吃水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有34%的群众天旱无雨就得从几公里以外挑水吃,农村教育、卫生、低保、养老等社会事业历史欠帐较多,现有设施急待改善。由于搞基础设施建设,村里普遍欠债,村干部说:“不干事无债务,干了事背债务”。据调查的60个村,有债务的村占83%,债务一般在30万元到50万元,多者上百万元,如嵩县黄庄乡红堂村外债高达300万元以上。
五是老区一些贫困村两委班子建设不到位,战斗力不强。班子涣散,政治上不清醒,为民上不勤政,干事上不务实。有些回乡担任村两委领导的企业家,忙于自己的事业,有位不履职,有职不作为,缺乏发展动力,缺乏担当的勇气,缺乏干事创业的精神。
上述情况表明,老区全面建设小康已进入攻坚阶段,是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思考和建议
现在距2020年还有六年时间,革命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开始启动,应当把老区发展纳入各种规划和政策盘子之中,为此对老区的发展,提出如下思考与建议。
  • 要认真研究我市学习贯彻《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豫发〔2014〕12号)。
该意见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革命老区的关怀和支持。省委主要领导认为:“全力以赴推进老区建设和发展,确保革命老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迫切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加快老区建设步伐,让老区人民更好的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省委领导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老区、难点也在老区”。12号文件有很强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操作性、责任性。该文件已于2014年4月14日颁布,省委为了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该文件的诸项要求,于5月22日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召开了老区工作座谈会,省委邓凯副书记、省政府李克副省长出席并讲话,各市副书记或副市长参加。我们认为,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老区加快发展是党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对老区人民“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庄严承诺,这是大局,对老区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熟视无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历史赋予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 坚持老区加快发展和政策向老区倾斜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即以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为切入点,着力改善老区生产生活条件;以提升发展保障能力为重点,着力加快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以增强内力发展动力为首要任务,着力加快老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改革创新为重要举措,着力破解体制、机制保障,进一步扩大开放;政策向老区倾斜,推动老区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
基本原则即创新思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多方参与、形成合力。
  • 强化政策扶持,持续加大投入。
省委明确指出“支持老区加快发展,是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确保老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提升老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整体竞争优势,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战略布局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因此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强化政策扶持,持续加大老区投入,调整思路,创新机制,着力破解制约老区发展难题,推动老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在政策制定上,对县级财力基本保障的老区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老区乡村,切实加大规划、计划、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将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扶贫资金等适当向老区倾斜。认真梳理支持老区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对符合产业政策等要求的老区建设项目,优先安排,纳入市县重点项目管理。积极组织科技、营销、管理等各类人才到老区开展专业服务,鼓励、倡导高校毕业生、转业军人到老区就业创业等。
  • 加强老区工作机制建设。
1.建立工作综合协调机构和机制。促进老区发展,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工作任务重,涉及部门多,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集合工作合力,形成长效机制。建议“市加快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仍设立在市、县农工委和县级综合部门,负责老区工作事宜的综合、协调工作。
2.完善老区建设各级党委、政府是主导的工作机制。根据省委领导在老区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老区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老区县委、县政府是主导”的讲话精神,建议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要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党委、政府监督考核工作程序。
3.建立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发展的社会动员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民间资本到老区投资兴办实业;鼓励外出务工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并给予政策扶持倾斜支持,鼓励和倡导各类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慈善机构等为老区投资,提供人才、技术、教育、医疗等方面服务。
(五)加强老区基层工作的党组织建设。
老区乡村发展的根本是人才,人才的根本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因此“老区发展老区群众是主体”必须建立在老区领导班子的建设上,对那些后进老区村一定要建好班子,带好队伍,抓好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激发改革开放发展的动力和热情,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改变老区面貌,确保老区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锦林农业开发公司(产业园)的调.. 下一篇栾川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