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老区概况 老区政策 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 老区呼声 工作交流 红色记忆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交流

TOP

孟津县老促会副会长张保卿在洛阳市革命老区发展产业经济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孟津县老区产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在洛阳市革命老区发展产业经济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孟津县老促会副会长  张保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今中国农民问题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实现。孟津和全国一样到2020年要全面进入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农村的贫困老区村。为加快老区发展,必须围绕发展产业经济,拓展业务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推动老区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确保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认真落实产业化调研成果,增添老区发展活力
2013年,孟津县、老区镇、村都制定了到2020年新的产业化发展规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抓好规划落实,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安排、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倾斜,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调动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真正把老区土地流转起来,资产运作起来,农民组织起来,围绕特色抓产业,鼓励发展,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2014年6月底全县流转土地19.5万亩,落实特色农业行动计划,调整农业经营方式,加快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全县蔬菜面积达12.5万亩,蔬菜大棚达到1.6万座,其中新发展蔬菜面积12690亩,塑料大棚803座,日光温室大棚822座,花卉生产和林果业生产有了明显改观。通道绿化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农业园区建设和生态旅游加快发展,洛阳汉魏风情园、十里香休闲观光园、洋丰高效农业园,光瑞生态旅游园,平乐万亩花卉种植园、黄鹿山绿岛生态园,常袋马岭樱桃园等10大休闲农业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以节促游是近年来孟津县推动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我们编制了切合实际的文化旅游节会一览图,先后成功举办了洛阳会盟荷花节、洛阳平乐红叶碧桃文化节、洛阳常袋红提采摘节、十里香草莓采摘节、麻屯贵妃大樱桃采摘节等农业节会,催生了洛阳近效休闲游的新亮点。全县累计发展农业观光园49个,规模经营面积达8万亩,生态旅游已初步走上了规模化发展之路,亮点纷呈,带动农户4万多户,年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4亿元,增添了老区发展活力。
二、大力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夯实老区发展基础
加快老区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今年以来,孟津县按照老区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和支持老区发展壮大优势特色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在产业化项目布局上予以倾斜。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产业化集群。重点打造以蔬菜、奶业为重点产业化集群。在蔬菜生产上,重点抓好梁凹、送庄、清河、十里、铁炉等几个老区村无公害生产基地;果品生产上重点抓好会盟铁炉孟津梨基地,平乐妯娌梨果基地,送庄白鹿水蜜桃基地,常袋红提基地等;在养殖业方面,重点抓好奶牛养殖小区无公害项目建设和无公害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管理,同时对瘦肉型猪养殖场进行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定。依据孟津县观光休闲农业现状和乡土风俗特点,拟建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乡土旅游线路,积极实施“农产品一镇一节会”、提升荷花节、红提采摘节和草莓、樱桃采摘节等节会档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发展果蔬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乐等类型的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促其提高标准,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如光瑞生态旅游庄园,那里有绿色无添加剂的大米、白面、精致的蔬菜大棚里挂满了红艳艳的西红柿,大棚外的田地里躺满袖珍西瓜,不用加热可以直接吃的水果玉米,小型的跑马场,圈养的白羊和小猪,宁静的乡村小木屋,干净的露天就餐区,露天电影院……这里既有农村的乡土气息,又有城市的干净与舒适。在这里,游客可采摘蔬菜、水果、饲养家禽,体验农业劳动,还能采购纯天然的绿色农产品。该园是一个集吃、游、购、娱、科普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项目。十里香休闲观光园以种植反季节高端草莓、精细蔬菜、精品西瓜为主,是集旅游、观光、采摘、餐饮于一体的综合农庄,拥有草莓采摘区、百果区、小动物园、蔬菜瓜果展示区、休闲娱乐区、农家乐、开心农场等,每个区域各具特色。在这里,您还可辟一块土地,种上自己喜爱的时令蔬菜与瓜果,尽情感受农作的劳累与成就感。瀍园玫瑰生态庄园,满园错层而植的玫瑰梯田,迷离的花海如梦似幻,连空气都弥漫着芳香。游客徜徉花海之中,流连忘返。瀍园玫瑰生态园集玫瑰种植、养殖、加工循环于一体,引进甘肃苦水玫瑰、四季玫瑰、法国千叶玫瑰等100多个玫瑰品种,打造以“中国玫瑰产业化洛阳示范中心”为核心内容的玫瑰产业化基地。使我县真正成为洛阳北线休闲产业生态旅游观光带,打造成洛阳市生态旅游的新亮点。
三、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老区发展后劲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攻坚区、深水区,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破除束缚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才能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才能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首先我们要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问题,着力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真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老区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化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强化老区城乡产业联动,促进老区农业产业链延伸,传统农业改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而在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中,特别是家庭农场经营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孟津注册家庭农场的有46家,其中有31家基本符合家庭农场的要素,其中有9家是农民合作社演变为家庭农场。剩余的6家应属资本农场,如孟津金禾幸福家庭农场,2011年在常袋镇马岭村流转土地2000亩,注册了“洛阳金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水果、烟叶种植和软胶铁皮石斛培育驯化。2013年8月,又注册了孟津金禾幸福家庭农场。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规模化农业,必须立足县情,尤其要对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盲目推行。我们要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家庭农场,成为改变小农分散经营的突破口,大胆尝试,总结经验,示范带动,以点带面,从改革中找动力,在改革中找智慧,利用改革的东风,加快老区发展,改变落后面貌。
四、扶持龙头产业,打造示范基地
    平乐镇牡丹画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平乐老区村的发展,也提高了孟津在全国的知名度。2010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来到平乐农民牡丹画基地考察,对平乐村小画笔画出大产业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村民小画笔画了大产业,城乡一体,产业为基,牡丹画产业要做大做强,要拉长产业链条,开展战略合作,发展旅游文化,集聚融合,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平乐镇党委、政府为扶持龙头产业,打造示范基地,政府聘请画师,组织村民听课绘画,目前, 平乐镇3000多农民都会画牡丹,平均每个农民画家的年收入都在7万元左右。
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将孟津的龙浩果蔬产业集群培育成为市级示范产业集群,围绕蔬菜、孟津梨、红提、牡丹等农产品加工,贮存、保鲜,新上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示范性家庭农场。
加快老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四集一转”内涵要求,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功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做大特色主导产业,力争到2020年,南麻屯、白鹤两个老区镇形成环境污染少、市场前景广阔,产值超百亿的特色产业集群。引导产业基础和配套支撑条件较好的老区,积极引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促进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促进精品化和园区化发展。积极实施科技示范工程,提升老区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环境和资源保护,严禁引进产能过剩行业高消耗、重污染项目。
    五、开展农业招商,激发发展活力
    农业招商,我们过去也搞,但是规模不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用“政府+市场+农民”这种三力合一的手段和方法来推动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老区还有一个优势资源——就是红色资源。山水、田林这些都是资源,老区精神和红色文化更是难得的资源,如果能把它们更好的结合在一起,策划好、包装好、推介好的话,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推动老区的开发,我想,老区的招商一定会更有魅力,一定会引来更多的“金凤凰”,好的产业居住。
总之,孟津县、老区镇、村2020年产业规划制定后,孟津的产业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宏伟目标,关键在老区。老区有一半多的农民收入在全县平均数以下,为推动革命老区加快发展,使其与全县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
(一)要把革命老区产业经济发展纳入全局,统筹规划。党委、政府要统筹规划,采取切实有效地政策措施,推动老区发展速度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缩小发展差距,孟津131个老区村要融入孟津建设的大局,创新思路,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作风,努力赶上全县前进步伐。
(二)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在扶持政策措施上要给力。结合本地实际,提出贯彻措施,以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老区建设的支持力度,把老区建设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三)要激发革命老区村的内在活力。建设全面小康老区,人民群众是主体。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选择懂市场、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带头人,形成推动改革与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认真总结推广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力,持续推进改革不断深化,老区加快发展。
(四)要进一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建设。革命老区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关心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良知,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小康社会建设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几年来,孟津县一直坚持动员和组织县直有关单位和部门,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今年,我们实施产业带村,项目兴村,资金扶持,技术帮村,文化强村,温暖助村的帮扶形式,为老区村注入发展活力,为促进老区小康社会建设,不断作出新贡献。 
 
Tags: 责任编辑:老区建设促进会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偃师市老促会会长魏宏军在革命老.. 下一篇伊川县老促会会长李钢丁在洛阳市..

老促会简介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全国有1389个革命老区县(旗、市、区),分布在 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详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首 页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老区概况 | 老区政策 | 调查研究 | 社会支持 | 老区呼声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 20010-2015 lyl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洛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674号-1 编辑热线:0379-65287261 办公传真:0379-6528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