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老区群众主体作用
以产业化促进脱贫致富
偃师市老促会会长 魏宏军
偃师市辖11镇1个工业区、210个行政村、32个社区,总人口61.6万人。其中老区镇3个,老区村65个,涉及15.7万人,占总人口的25.4%。近年来,偃师市委、市政府在洛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洛阳市老促会的指导下,坚持“关心老区、关注老区、支持老区、服务老区”的工作理念,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支持老区建设,形成了党政联手、全社会参与老区建设的局面,推动了革命老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其主要工作措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积极引导老区干部群众学习继承革命优良传统,自觉弘扬老区精神,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投身到建设自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中来;二是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老区干部群众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促进脱贫致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规模化建设、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初步走上了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形成了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化组织形式。
我市产业化经济发展较早,尤其近十余年来,基础日益巩固,龙头逐步壮大,集聚呈现形象,品牌有所突破,合作社建设取得成效。民营经济大体分为矿产开发、耐火材料、制鞋针织、电线电缆、输油弯管、摩托配件、畜产品加工等,其经济总量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6%,大部分劳动力不外出就可以在家门前就业。工业产业化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机结合,人人都能搞经济。农业产业化形成了小麦良种和优质小麦、无公害蔬菜,鲜食葡萄、花卉苗木、畜牧养殖的五个优势产业。在65个老区村中,建成了缑氏葡萄、大口养猪、韩村蔬菜、翟镇土豆、顾县花卉等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种养殖基地。2008年,市政府一次性拿出资金133万元对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奖励,市老促会从2010年起,每年都奖励有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的老区村。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15.7万亩。市农业局于今年6月13日组织机关工作人员40名,编为10组,分赴10个镇的62个行政村,走访农户480户和土地承租大户或有承租意愿的农户220户,对土地流转的方式,期限、土地租金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若干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就土地流转工作进行更深入的政策研究。6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老促会会长丁朝龙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到老区段西村调研视察土地流转工作,以求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势越来越好。
我市葡萄栽培历史很长,过去多点缀于庭院,品种单一,个小果园,产量不高,市场上多不出售。十几年前,缑氏镇唐僧寺等村引进了巨峰优良品种,始有规模种植。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4万亩之多,单老区缑氏镇就有18个行政村大面积进行种植,面积达3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1/4 ,品种又新增了京亚,夏黑等,亩经济效益去年平均为8000元左右。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大的有8家。其中向民专业合作社,洛阳市老促会曾多次进行过调研,其经验材料在《中国老区建设》杂志上都已登载;通峰专业合作社,洛阳市老促会近两年安排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利用港澳救世军项目进行技术培训。缑氏镇葡萄种植多集中于207国道、顾刘、府李、唐玄公路两侧,交通方便,市场广阔,有冷库储藏、酿酒等深加工设施。2012年,汉红葡萄产业化集群代表洛阳市迎接了全省农业集群巡回观摩组的检查考评。仅去年冬到今年春,缑氏镇葡萄种植面积就新发展了1万亩左右。
缑氏镇化寨村村民徐高峰,47岁,偃师市人大代表,洛阳市路大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年在外承包筑路、修桥建设工程。2003年回村一是自筹资金3000万元,带头兴建了一个慧泉奶牛养殖场,占地350亩,奶牛存栏1000余头,专门为蒙牛、巨尔奶业提供鲜奶,日产鲜奶10吨左右,目前又引进蒙牛乳业公司投资近1500万元,增加了钢架标准牛舍两座,新建了职工宿舍楼,粉刷更新了办公设施,计划到年底奶牛存栏达1500头,日产鲜奶15吨;二是在奶牛场内投资400万元建了一个有80个大棚的孢菇生产基地,年生产孢菇300吨以上;三是于2008年和山东六和集团合作,投资1.5亿元,建成了一个占地100亩的肉鸡屠宰厂,年加工肉鸡2500万只,年产值8亿元;四是2009年扶持建成现代化肉鸡养殖场1个,投资150万元,年出栏肉鸡30万只。徐高峰致富乡邻,连年来给本村社会福利、修路、资助贫困学生等支持达100多万元,吸纳村民200多人常年在养殖场和加工厂上班,月收入平均2500多元。
缑氏镇布村郭志欣,51岁,村委会主任。20多年来养牛、办厂、承包果园,成为远近有名的农民企业家。目前,该拥有的旺民奶牛场存栏奶牛3800多头,种植“长生乡”苹果树1000多亩,实现了循环经济模式。该用秸秆喂牛--粪便--牛粪发酵--产沼气--沼渣沼液有机肥--种苹果。该致富后回报老区,情系家乡,场里优先招聘村里人当工人,达130人之多;村里修路,慷慨解囊;每年春节前,都给村里老人送礼品。2014年春节前,给本村60岁以上的汉民,58岁以上的回民共300多人,各送去价值40多元的鲜鱼和食用油等。
产业化经济发展在偃师有许多典型和事例,不一一列举。下一步我们一定要落实好“洛阳市革命老区发展产业经济现场经验交流会”和“洛阳市革命老区妇女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栾川等兄弟县区工作经验,按照去年制定的2013—2020年老区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去搞好落实,为偃师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以实际行动回报老区人民。
|